
1、OpenAI用户及Sora流量表现
ChatGPT用户数据:OpenAI在DevDay上提及ChatGPT周活达8亿。从深识涛尔及Simple Web跟踪数据看,ChatGPT移动端日活3.5亿,网页端日活1.1亿,未去重合计日活4.6亿。对比8月15日约3 - 4亿的日活数据,当前用户规模保持快速增长,1亿量级的增速迅猛。
Sora流量表现:Sora为邀请制,仅支持iPhone使用。Sensor Tower移动端数据显示,截至10月6日,Sora日活43 万。下载量方面,10月2日达19.8万/天,后回落,最低15万/天,10月6日回升至18万/天。整体看,Sora热度高但用户规模小众。
2、海外互联网AI化核心趋势
C端AI化快于B端:2025年C端互联网的AI化进展快于B端。从硬件角度看,C端用户体量大对算力和存储需求有显著拉动作用,例如ChatGPT日活已达4.6亿,大量用户每日产生新内容并消耗新算力,这也解释了OpenAI需要提前布局大量算力储备的背景。
模型重要性重估:2025年9月25日,Meta上线了Meta AI App,该应用类似腾讯元宝,既独立又嵌入Meta核心产品,但其独立App日活不足200万。同期Meta还推出了类Sora的Wise功能,用于刷AI视频信息流,但该产品未受广泛关注。相比之下,ChatGPT凭借产品力和产品巧思快速出圈,Sora也因产品力压过Meta同类产品风头。这反映出模型能力在C端互联网竞争中的重要性正被重新评估。
多模态发展阶段:海外多模态(AI视频)领域已进入产品性能质变带来量变的阶段。例如,谷歌在2025年9月16日的YouTube创作者大会上,宣布将VO3FAST模型免费提供给创作者使用,用于生成AI短视频,以提升YouTube短视频的供给量。此外,若Sora产品表现良好,谷歌可能也会跟进相关布局。
3、AI在互联网场景的应用进展
AI搜索与浏览器应用:谷歌AI搜索的AI mode近期拓展至全球,此前仅覆盖英语国家。9月18日,谷歌上线集成Gemini的Chrome产品,实现浏览器全AI化,可通过AI分析不同标签页内容、操作屏幕,还能与Instacart合作自动下单购买食材和商品。
AI电商进展:Chatbot商品推荐转化率远高于自然搜索。谷歌自然搜索转化率约1.8%,ChatGPT商品推荐转化率最高达15.9%,普莱西等电商平台转化率近10%。海外厂商开始尝试AI电商商业化,OpenAI与Shopify、Etsy合作开展业务;谷歌尝试One Click Buy功能,此前Google Shopping推荐商品需跳转第三方平台,未来计划与PayPal合作实现一站式支付,避免用户跳转。
互联网竞争格局变化:AI使用户使用习惯改变,影响流量分配,模型能力重要性被重估。此前认为生态比模型重要,如今若模型能力不足(如Meta),用户可能倾向其他平台(如ChatGPT)。具备生态和模型双重优势的平台更具竞争力,谷歌生态布局广,AI产品覆盖全且模型能力强,有望在流量重新分配中受益,或抢占其他平台流量蛋糕。
Q&A
Q:OpenAI近期产品的用户数据表现如何?
A:ChatGPT移动端日活3.5亿,网页端日活1.1亿,未去重情况下网页加移动端产品日活4.6亿;Sora为邀请制且仅iPhone可用,Sensor Tower移动端数据显示,截至10月6日日活43万,下载量10月2日达19.8万/天,后回落至最低15万,10月6日回升至18万/天。
Q:当前海外互联网AI化的主要趋势有哪些?
A:当前海外互联网AI化主要呈现五大趋势:C端互联网AI化进展快于B端,且模型在C端竞争中的重要性被重估;多模态成为厂商重点发力方向,产品性能质变或推动用户规模量变;AI agent进入商业化尝试阶段,Chatbot推荐商品转化率显著高于自然搜索转化率;互联网龙头关注用户使用习惯变化带来的流量分配改变,试图通过AI产品抓住用户注意力。
Q:AI对海外互联网龙头公司的影响如何?
A:谷歌可能不仅不会因AI受损,反而可能因AI策略受益,主要得益于生态优势、广泛的AI产品布局及较强的模型能力;尽管搜索份额可能略有下降,但通过AI策略可抢占其他注意力蛋糕。
温馨提示:内容源于第三方以及公开平台,仅供用户参考,恕本平台对内容合法性、真实性、准确性不承担责任。如有异议/反馈可与平台客服联系处理(微信:wxid_t9ghmwon2fi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