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半导体制造与算力产业链分析
国产算力需求与产能矛盾:国内采购国外芯片受限,利好国产芯片。百度等企业芯片能力提升快,从其股价涨幅可见一斑。当下产业链跟踪显示,国产算力需求无需担忧,核心矛盾是产能,这影响明年出货量。
晶圆厂制程与良率提升:2025年下半年,国内龙头晶圆厂制程和良率提升超预期,近期变化也证实了这点,为国产算力带来持续机会。
制造端龙头公司看好逻辑:看好制造端龙头中芯国际和华虹,原因有二:下游需求起量,自身能力突破。国产算力持续发展需配套先进制程产能,当前情况显示后续产能供应问题不大,因此看好其后续股价表现。
PCB材料涨价与标的提示:PCB上游材料如玻纤布、窄板持续涨价,此前已有涨势,现仍有涨价信号。如三利瓦斯提价,窄板下游涨价、交期长,均与上游原材料有关。建议关注宏和科技后续表现。
存储招标与设备板块机会:2025年10 - 12月,国内存储龙头将招标,且上市进程或有突破,催化设备板块情绪。晶圆厂能力突破使2026年扩产和招标订单预期超预期。当前设备板块股价和预期较低,易出现预期差。建议关注中微公司、北方华创等半导体设备龙头。
2、消费电子领域布局
某公司多领域布局概况:某公司在消费电子、人形机器人、眼镜、服务器等领域有完善布局。消费电子方面,客户覆盖苹果、华为、小米等主要品牌。公司具备精密制造平台能力,可为车端提供电池、散热、快充等产品,也为苹果手机提供石墨、VC均热板等新料号,带来较大业绩弹性。此外,公司在清洁能源领域亦有布局,涉及光储等领域,并与相关方达成合作。
3、北方华创及设备板块分析
设备板块现状与未来预期:2025年设备板块市场表现一般,被认为是小年,但结合市场环境与板块预期,当前是较好买点。展望2026年,存储扩产预期提升,先进制程扩产预期较高,单万片扩产金额达20亿美金,资本开支拉动显著。下游扩产节奏预计加快,叠加存储市场需求拉动,将推动设备板块发展。
北方华创业务与业绩展望:北方华创是设备板块龙头,薄膜和刻蚀设备上半年收入达五六十亿美金,体量超中国和托金。收购新元微,补齐高端化学清洗、图像显影及键合设备等领域短板。未来将通过内生性增长与外延式并购发展。展望2030年,公司预计实现千亿收入、200多亿利润;2026年设备板块大年,公司订单和收入有望超预期。作为算力最上游板块,设备板块将受益于下游需求传递,北方华创作为龙头将充分受益。
4、德科立OCS光交换机进展
OCS技术方案与订单进展:近期OCS光交换机关注度快速上升,深圳光博会后市场讨论热度提升,海外大厂(如谷歌、Meta、微软)资本开支加快也推动了其发展。OCS光交换机目前有MEMS、液晶、压电陶瓷和光波导四种技术方案,技术路线尚未统一。头部光学巨头中,Lumentum押注MEMS方案,Coherent押注液晶方案。德科立通过与西班牙Iprotex合作推动光模块方案,已获Meta和谷歌的OCS产品订单,打入两者供应链。国内不少大厂正考虑硅光、硅基光波导方案,德科立在国内相关领域已走在前列。
主业能力与业绩预期:德科立主业能力强,是少数能生产非相干长距光模块的公司,拥有子系统与光模块一体化解决方案能力。2025年随着海外(如XAI)和国内(如CSP厂商)AI资本开支加快,订单持续释放,Q3以来公司业绩预期显著提高。建议关注OS相关标的,如德科立、腾景科技、光库科技、光迅科技、福晶科技等,如需专家约访可进一步联系。
5、海外算力与存储市场动态
英伟达与OpenAI合作动态:英伟达与OpenAI建立合作关系,未来将新增部署十几瓦算力。根据披露细节,英伟达在每G瓦的部署过程中,将逐步向欧恩雅投资高达1000亿美金。首个G瓦的系统计划于2026年下半年开始部署,采用Viva和Ruby平台。据测算,该十几瓦的数据中心可能对应约450005台Ruby 144的机柜。当前海外算力处于资本开支狂潮阶段,相关产业链如英伟达自身、国内光模块、PCB、服务器组装及液冷电源等环节,具备业绩支撑、估值合理且成长性可见的特点,头部公司未来发展空间可观。
存储需求变化与标的推荐:AI数据量增长对数据中心存储设施产生冲击。传统冷数据主要用HDD(近线硬盘)存储,但因产能扩张有限,HDD交期已拉长至52周,需求紧张。数据中心开始考虑将部分冷数据存储转向SSD形态,或推动NAND需求超预期。存储市场方面,闪迪自9月4日起涨价,主要因海外企业级SSD需求景气度较高,预计后续闪存厂商可能陆续跟涨。国内相关供应链中,可关注企业级存储标的德明利及佰维存储等。
6、国产算力全产业链解析
大芯片与端侧小芯片推荐:国产大芯片领域,推荐寒武纪、海光信息、龙芯中科等标的。国产大芯片与海外有5年左右技术差距,5G定增定价已锁定在1300元左右,获市场追捧与监管层认可,国产大芯片(如GPU系列)行情向好,空间大。端侧小芯片方面,受益于OpenAI与立讯精密合作、苹果手机行情,瑞芯微等公司迎来利好,且随着万物互联深入,端侧小芯片未来几年国内增长空间大。
晶圆制造与存储芯片机会:晶圆制造领域,大芯片、小芯片在先进及成熟制程的供应链问题解决,应关注中芯国际、华虹公司、华虹NEC等企业。存储芯片行业周期自2023年见底后回升,美光等海外厂商退出利基存储市场,为国内公司腾出空间。端侧及AI对存储需求增长,国产存储自给率低,未来5年国产存储板块将加速份额替代,国产供应链安全获更多认可。
运力芯片与智能制造趋势:运力芯片领域,过去国内AI芯片出货量小,未来出货量增长,蓝起科技等互联互通芯片需求将加大,市场空间广阔。智能制造领域,制造公司已逐步AI化,科技属性提升。工业富联市值昨日突破1.4万亿,释放积极信号。AI浪潮对智能制造提出更高要求,推动其科技含量提升,享受AI军备竞赛溢价。
Q&A
Q:英伟达与OpenAI合作的情况及海外算力的现状如何?
A:据最新信息,英伟达与OpenAI将建立合作关系,并计划未来新增部署十几瓦算力。根据公告细节,英伟达计划在每G瓦部署过程中逐步向OpenAI投资高达1000亿美元,首个G瓦系统预计于2026年下半年部署,采用Viva和Ruby平台。按测算,十几瓦的数据中心可能对应接近450005万台Ruby 144机柜。当前海外算力仍处于资本开支高速扩张阶段,涉及英伟达、国内光模块、PCB、服务器组装、液冷电源等环节的企业,普遍具备业绩支撑、估值合理且成长性明确的特点,处于发展偏早期阶段,头部公司未来增长空间显著。
Q:存储领域的发展情况如何?特别是闪迪涨价的原因及影响是什么?
A:存储领域趋势显示,AI数据量增长对数据中心存储设施形成冲击。传统冷数据主要使用HDD,但HDD产能过去扩张有限,交期已延长至52周,需求紧张促使数据中心考虑采用SSD形态保存冷数据,可能推动NAND需求超预期。闪迪自9月4日起涨价,主要反映海外企业级SSD需求景气度较高,后续闪存厂商或陆续跟涨。国内相关度较高的供应链企业包括企业级存储领域的德明利,建议关注龙芯创、佰维存储等。
温馨提示:内容源于第三方以及公开平台,仅供用户参考,恕本平台对内容合法性、真实性、准确性不承担责任。如有异议可与平台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