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路演时代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
欢迎注册路演时代
已有账号?马上登陆
大摩闭门会 交运、工业、化工、煤炭行业更新
发布来源: 路演时代 时间: 2025-09-17 17:25:37 0

1、交运行业游轮与航空分析

游轮上行周期逻辑:近期市场聚焦游轮运价上涨的持续性及股价滞后原因。当前淡季VLOC运价接近10万美金/天,市场疑惑过去两年游轮牛市未兑现的原因。从基本面看,过去10年行业盈利不高且能源结构不确定,新船建造少,近一两年新船供给增速极低;同时需求正常增长,OPEC增产形成正向拉动,本应支撑牛市。但过去两年不合规油运输(来自俄罗斯、伊朗、委内瑞拉)形成的‘影子市场’持续稀释合规需求,导致预期未实现。当前基本面出现积极变化:运力增长缓慢,OPEC持续增产推动供需优化;同时,美国对印度进口俄油的制裁、更多游轮被列入制裁列表(影响其运营效率)、印度阿达尼港口未来拒接被制裁船舶等信号,显示黑市限制趋严,需求向合规市场转移,支撑运价上行。 关于股价滞后,8月运价涨至不到5万,未超市场对今年盈利预期(45000 - 5万),未触发盈利预测上调;且8月底部分游轮公司二季度业绩疲软,市场规避业绩风险。9月,运价翻倍至9 - 10万,业绩风险消退,行情展开。市场担忧股价是否9月见顶,历史上9月买入为布局四季度旺季但常失望,今年运价旺季前已走强,后续季节性需求上升或推动运价继续强劲,股价或难9月见顶。 选股方面,仓位比个股更重要。具体推荐:超配海能港股,因其估值较低,按明年VLOC运价55000的盈利预测,明年股息收益率6 - 7%;招商轮船VLCC盈利弹性与海能相近,叠加干散货市场表现超预期的双引擎驱动,亦超配;海能A股因估值略贵于港股,平配。

航空政策影响分析:昨日促进服务消费政策中,与航空相关的核心点为促进入境游发展及探讨增设学生春秋假期。入境游与年内反复强调的主题契合,国际长航线盈利性较强,边际需求提升对航空公司直接利好。增设春秋假期对航空为纯利好:增量需求不仅拉动运量,更通过提升产能利用率增强定价权;当前航空公司全年盈利不亮眼主因是淡季亏损,增设假期可减少淡季亏损,直接改善盈利。 针对投资者‘缩短暑假加春秋假期能否拉动需求’的疑问,暑假集中导致景点拥挤,存在需求挤出,且暑假实际有效游玩天数有限,缩短对有效需求影响不大;而春秋自然景观更优,家长更愿带孩子出行,新增假期可直接拉动需求。综上,该政策对航空业构成重要利好,基本面持续改善的行业应维持超配,拐点到来时股价表现将较剧烈,仓位配置可捕捉回报。

2、圆通速递评级上调逻辑

二季度业绩韧性验证:二季度圆通业绩展现盈利韧性与运营能力。价格竞争激烈时,通达系利润同比降20%-70%,圆通仅降4%,单票利润环比持平,且是唯一份额同比增长的公司。超预期源于降本,二季度单票成本降9%,核心成本降至6毛以下。业绩体现人工智能应用效果,在成本管控等方面有帮助。虽部分投资人认为技术应用较虚,但圆通是科技先行者,从数字化到人工智能均较早布局并引领行业。上一轮反内卷前推进数字化,后续利润影响显现并涨价,股价翻倍。去年曾发布报告指出技术扩散将重塑物流行业,AI应用或推动下一阶段竞争。

短期与长期投资逻辑:短期看,反内卷对通达系利润预计影响3-4亿,单票影响1-2分钱。据此,圆通25年盈利预测调升10%,预计同比24年增长;韵达调升2%,预计同比下降;申通上调30%。市场普遍假设反内卷对单票利润影响相同,但公司运营能力会导致差异。长期看,圆通行业第二位置稳固,即使价格竞争重启,也将受益于行业整合。估值上,反内卷前受价格战和阿里减持压制,现减持完毕,圆通为A股同行中估值最低,按预测交易在26年14倍PE,低于申通18倍和韵达15倍,目标价21.5元(对应26年16倍市盈率)。

3、纽威股份首次覆盖分析

业务结构与订单表现:公司业务结构经历显著演变,2020年前90%的收入主要依赖油气行业(与油价高度相关),但随着持续拓展下游领域,周期性已减弱。截至2025年,最新业务占比优化为:油气60%、化工15%、海工装备/LNG船10%、发电(火力、核电等)10%及水处理等其他领域。在产品升级方面,公司持续向高端阀门品类延伸,涉及LNG领域低温阀门、深海阀门、核电阀门等,产品平均单价较几年前已实现翻倍,对利润率提升形成显著支撑。订单与产能层面,2025年前8个月订单同比增速约50%,叠加平均6个月至1年的交付期,后续业绩确定性高。当前公司产能利用率处于饱和状态,为保障交付及业绩释放,2026年沙特和越南工厂的产能将陆续投产。

行业景气与壁垒估值:从行业景气度看,全球LNG供应未来5年预计迎来较大释放,当前全球LNG产能为4亿吨,年在建产能达2亿吨,建设高峰期集中在近年,主要拉动地为美国和中东(以卡塔尔为主),这将显著带动阀门需求。同时,全球LNG船运输需求爆发,也为公司阀门在手订单提供支撑。核电领域则具中长期增长逻辑,亚太ESG团队预测,2050年全球新增核电容量将达600G,中国为主要贡献地区之一,尽管目前核电业务在公司收入中占比为高个位数,但未来有望成为重要增长点。行业壁垒方面,油气、核电领域阀门需通过行业资质认证及大客户验证,客户粘性极高(阀门价值量占工程成本的2 - 3%,但重要性突出,事故影响严重)。公司竞争优势体现在:阀门品类齐全、定制化能力强,是国内最早出海的阀门企业,2025年上半年海外收入占比约70%,与海外能源大客户合作绑定深厚,具备持续在大型项目中获取份额的能力。估值层面,公司2026年PE约17倍,与历史平均估值相当,但低于同行平均的23倍,结合业绩高确定性及工业阀门领先地位,当前估值具备吸引力。

4、全球化工反内卷影响

供需与产能情景分析:报告围绕全球化工供需前景展开分析,设定两种情景假设:Bookcase情景假设中国关停全部超过20年的产能,Bear case情景假设中国无任何产能关停。通过分析,未来4年全球主要产品产能增速,Bookcase情景下约为2%,Bear case情景下约为3.1%,均低于前四年的3.9%。基于项目投产节奏、政策出台时间及国企执行政策的过程综合判断,基本面转好的时间点可能在2026年下半年(三四季度)开始显现。

海外产能关停与利润:海外产能关停自2022年起陆续发生,2025年以来加速,主要集中在欧洲、日本和韩国,主要原因是能源、人工及环保合规成本高企。统计显示,芳纶、TDI、MMA等产品全球产能关停超10%,其中TDI因海外主要供应商上游生产设施事故,2025年7月价格出现跳涨。盈利方面,2024年主要石化产品GP margin平均不足5%(未亏现金流);2025年三四季度为传统化工旺季,三季度大部分产品价差环比二季度改善,四季度趋势有望延续。

万华化学评级调整:基于基本面分析及股价表现,万华化学被调至买入评级,目标价80元(当前约20%上行空间)。业务增长逻辑拆解如下:聚氨酯板块,MDI价格预计维持在1.5万元/吨左右,2026年表现取决于需求边际变化;石化板块,受益于原料乙烷改造(类比卫星石化提升利润)、一期改造后增量(2025年改造影响量,2026年上线放量)及反内卷政策下产业链价格回升红利(2026年下半年或现回升趋势)。盈利预测方面,2024年盈利约120亿(二季度30亿,三四季度环比上升),2025年约150亿(新项目进展驱动)。

Q&A

Q:近期运价上涨的驱动因素是什么?该上涨趋势是否具备可持续性?

A:运价上涨的可持续性需结合两方面分析:过去两年油轮牛市未兑现的核心矛盾在于,尽管行业因过去10-15年盈利低迷、新船供给增速缓慢,叠加OPEC增产拉动需求增长形成基本面支撑,但俄罗斯、伊朗、委内瑞拉等不合规油运输构成的影子市场持续稀释了合规需求。当前,基本面供需优化仍在推进,同时影子市场受限出现反转信号:美国对印度进口俄油提出制裁、更多油轮被列入制裁清单导致黑市运营效率下降、印度阿达尼港口明确拒绝被制裁船舶等,推动需求从黑市转向合规市场。因此,本轮运价上行周期虽迟到,但具备良好演绎基础。

Q:为何运价自8月开始上涨,而股价直至9月才启动上涨?

A: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8月运价上涨至月底不足5万美元,未超出市场对全年盈利预测的一致预期,因此未触发市场上调盈利预测;二是8月底部分游轮公司披露的二季度业绩疲软,市场出于规避业绩风险的考虑暂缓反应。随着上述因素在8月消退,9月股价行情逐步展开。

Q:过去股价表现中,为何股价均在9月份见顶?

A:过去几年,投资者通常在9月买入游轮股以布局四季度旺季,但四季度旺季表现持续不及预期,导致投资者因对旺季失去信心而在9月抛售股票。今年运价在旺季前已表现良好,随着季节性需求上升,运价有望延续强劲表现,若基本面延续此趋势,股价预计不会在9月见顶。

Q:市场关注的股票选择策略是什么?

A:总体认为游轮舱位配置比选股更重要,若需选股,当前超配海能港股与招商轮船。海能港股超配因估值较低,基于明年VLCC运价55000的盈利预测,其明年股息收益率预计6-7%;招商轮船在VLCC方向的盈利弹性与海能相近,叠加干散货市场表现强劲的双引擎驱动,虽估值略高于港股但仍超配;海能A股因估值较港股贵,当前平配。

Q:增加春秋假期并缩短暑假的假期调整方案是否能有效拉动需求?

A:该调整方案能够有效拉动需求。当前暑假假期集中导致国内景点拥挤,对需求产生一定挤出效应,且暑假期间并非每日出行,因此缩短暑假对有效需求无显著负面影响;而春秋假期增加能直接拉动需求,因春秋自然景观优美,家长更愿意带孩子出行。

Q:如何看待反内卷对烟台万华的影响?公司盈利预期如何?

A:万华业务主要分为聚氨酯、石化、精细化工三大板块。受反内卷影响的主要是石化板块,聚氨酯板块因老旧产能少且处于寡头垄断地位,预计不受影响。石化板块明年增长主要来自三方面:原料进料改造、今年改造项目明年上线带来的增量,以及反内卷可能推动的价格上行,整体基本面较为有利。盈利方面,今年预计约120亿元,明年预计约150亿元以下,增长主要来自新项目进展。

Q:在已有五一、十一假期的背景下,实行春秋假的可能性如何?

A:当前春秋假政策尚处于探讨阶段。若仅依托现有五一、十一假期设置,积极作用较为有限;但北京部分学校已按要求组织5-7天研学旅行的灵活假期模式,若该模式在全国推广,有望有效拉动需求。

温馨提示:内容源于第三方以及公开平台,仅供用户参考,恕本平台对内容合法性、真实性、准确性不承担责任。如有异议可与平台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