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路演时代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
欢迎注册路演时代
已有账号?马上登陆
国金证券 产业景气高频跟踪 第二十一期
发布来源: 路演时代 时间: 2025-09-15 10:44:03 0

1、铝行业供需与投资分析

库存与需求变化:铝行业7-8月淡季过后,9月进入旺季,上一周铝社会库存重新下降去库。9月11日,国内主流消费地电解铝锭库存62.5万吨,较上周一去库0.6万吨,同比降12.3万吨。下游需求和开工率验证了去库趋势:上周铝下游加工龙头企业开工率环比升0.4%至62.1%;铝线缆开工率微增0.4个百分点至65.2%;铝型材开工率回升1%至54%。建筑型材8月开工率环比提升1.2%,“金九银十”有望继续提升,地产竣工端压力或小于预期,且地产对铝消费拖累最大时期(2014年)已过。工业型材中,光伏在铝消费占比不足8%,影响小于预期,且9月排产环比已提升,抢装后对铝消费压力或被高估。外需方面,受美国铝关税和国内下半年出口退税取消影响,7月外需走弱至同比持平;随着海外降息预期抬升,铝元素间接出口有望回暖,国内外AI和数据中心需求上修将拉动铝消费。

价格与成本驱动:需求回暖叠加供给侧约束,上周期货市场铝价上涨2.2%,突破2万关口。价格上涨且成本稳定,电解铝板块吨盈利持续上修,本轮盈利持续性或超预期。从元素平衡看,国内电解铝产能约4500万吨,无法满足需求,需进口约200万吨铝锭(主要为俄铝)及补充约800万吨废铝。2025年上半年俄铝完全成本抬升至26000元。再生铝产能可随开随停且过剩,当前开工率55.5%反映价格对供给的刺激程度;美国对原铝加征50%关税,虹吸全球废铝流入,欧洲拟对废铝出口加征5 - 15%关税。在库存去化和贸易壁垒提升背景下,全球铝资源趋紧。2025年上半年欧洲头部再生铝厂家生产成本达2万 - 21000元区间,国内成本类似且政策补贴退坡或带来500 - 1000元成本提升,再生铝成本曲线右移,原铝厂商盈利稳定性或超预期。

投资建议:铝板块在有色内部估值较低,盈利稳定性或超预期,看好其估值修复及后续表现。个股建议关注港股高分红的中国宏桥,以及A股的中孚实业。此外,云铝和天山铝业中报分红率均提升10%,板块红利属性与配置价值凸显。

2、T板块需求拐点与投资逻辑

光伏玻璃需求回暖:光伏玻璃需求从底部企稳回升。产量上,周度产量从5月中旬约60万吨降至约50万吨后走平,且有略微回涨。价格与盈利同步改善,价格回升,吨毛利从亏损约200元/吨升至60 - 70元/吨。库存天数降至18天的低位,验证需求回暖。此前光伏玻璃需求的利空因素转为利多,内需正式见底回升。

外需修复预期:外需方面,光伏玻璃直接出口量处于低位,7月出口数据仍较低。但外需修复方向明确,直接出口需求占比40%(当前基本为0),恢复一半将带来20%的需求增量。虽出口修复节奏不明确,但打击走私行动支撑出口恢复。外需修复将加速T板块供需反转。

估值与标的推荐:T板块估值处于低位,不涨价情况下,2026年对应估值约15倍,属充分低估,预计至少修复至接近20倍。华锡有色、华钰矿业、湖南黄金等标的逻辑良好,结合涨价预期,相关标的有50%以上上涨空间。后续降息的流动性牛市下,估值修复弹性可能大于商品上涨弹性。

3、钴行业政策催化与价格趋势

政策时间点与价格上涨:钴行业近期有明显变化,上周国内外钴价显著上涨。核心因素是临近9月22日刚果金第三次政策发布时间点,产业链通过价格上涨提前反映政策预期。全球最大钴生产商及贸易商之一的嘉能可自上周起停止对外报价,释放看涨信号。嘉能可与刚果金关系密切,其态度侧面验证后续政策将往利多方向演绎。

政策可能方向与影响:9月22日政策发布仅剩一周,需关注潜在政策催化影响。后续政策有两种可能:一是刚果金政府延期钴出口禁令1 - 2个月后再讨论出口配额;二是由刚果金政府或其授权主体发放小批量配额。目前与企业交流显示,配额制未取得实质性进展,细则落地困难,更倾向政策往利多方向演绎。若出口禁令延期1 - 2个月,钴产品10月底或11月底才能出口,叠加3 - 4个月海运周期,影响或延至明年一季度末到二季度。受此影响,全球产业链将启动,上游钴盐厂补库、抢库存及中游正极厂囤库会推动价格短期上涨。后续待刚果金配额谈判明确,将对洛钼、华友、腾远、寒锐及港股力拓资源等企业进行价值重估,需持续跟踪进展。

4、油运板块运价与逻辑验证

运价表现与驱动因素:近期油运板块运价表现强劲。截至9月11日(上周四),VLCC运价达7.4万美元/天,较上上周四环比上涨38%;上周五涨至8.4万美元/天,达近两年高位。运价上涨源于两条逻辑的验证:一是OPEC增产带动海运量增加,9月中越中东出货量和成交量上升;二是黑油市场制裁利好合规市场,印度减少俄油进口后从中东进口,提升合规市场需求。随着四季度旺季临近,逻辑逐步验证,市场情绪提升。

核心逻辑与持续性:油运市场核心逻辑包括OPEC增产传导与黑油制裁利好合规市场。OPEC增产传导方面,8、9月持续增产,9月7日决定10月增产13.7万桶/天,沙特10月将加大对亚洲出口。此前夏季用油旺季,增产对海运量传导不显著;四季度中东消费转淡,北半球需求转旺,叠加增产或使油价下跌促进补库,海运量预计增加。黑油制裁方面,8月21日美国对伊朗制裁,若伊朗出口收紧,大西洋和中东发往东北亚的出口有望增加;美国对印度进口俄油加征关税并可能升级,印度上半年俄油进口占比30%,若转向中东进口,将提升合规市场需求。行情持续性上,OPEC增产至10月,黑油制裁持续,9月未到旺季运价已达两年高位,叠加旺季催化,行情非短暂上涨。投资建议上,油运板块尚未大涨,如中远海能全年股价仅涨4%,按15倍估值至少有30%空间,在手订单少支撑估值修复。建议关注中远海能A+H股、招商轮船及招商南油。

5、白酒行业景气度与周期判断

景气度评级上修:近期已将白酒行业景气度评级正式上修至下行趋缓。7月下旬至今,点状渠道反馈显示,此前禁酒令等外部风险事件对白酒消费场景的约束环比改善,但7、8月是白酒淡季,渠道对动销的体感易受淡旺季影响。7月下旬起升学宴需求渐释放,相比6、7月出货少的氛围,7月下旬至8月判断景气度提升存在置信度问题。临近中秋国庆旺季,近期白酒市场调研及与酒企沟通显示,8 - 9月及当前动销环比改善明显。不过,当前动销恢复是同比跌幅收窄。影响白酒动销的主要是消费场景和消费情绪,消费场景有分化但影响仍存,消费情绪自2023 - 2025年持续回落。因此,白酒动销绝对水平同比仍下滑,预计中秋国庆动销走量口径下滑约20%(销售额或经销商、终端毛利口径降幅更大)。头部酒企(如茅台、五粮液等各价位产品)当前批价较去年同期普遍下滑双位数,甚至超20%。动销口径主要指出货量,未涉及价格影响。

周期阶段与配置建议:从周期阶段看,预计动销拐点先于价盘拐点,价盘拐点先于报表拐点。动销方面,若不出现极端黑天鹅事件,2025年二季度大概率为动销同比跌幅最大时点,后续中秋国庆及2026年春节预计为低基数下的环比修复。价盘方面,当前主要单品批价因动销改善(需求端前瞻指标)及供给端(经销商、流通渠道货量充足)影响仍承压,中秋国庆价盘仍较羸弱。但渠道商(经销商、一批商、终端店)回款谨慎并加速库存去化,预计中秋国庆旺季将明显去化社会渠道库存,后续价盘密集抛压概率降低,价盘拐点或在2026年春节后。报表方面,从2024年三季度至2025年二季度,报表整体处于出清节奏且幅度递增,预计2025年三四季度及2026年一季度报表仍承压,报表拐点需待2026年二季度及以后判断。配置建议方面,当前白酒板块处于周期底部,建议重视左侧配置契机。具体标的:首选品牌力强、经营稳健的高端酒(如茅台、五粮液);关注渠道势能上行的汾酒;弹性标的包括泛全国化逻辑的古井贡酒、泸州老窖,以及具新产品/新渠道逻辑的港股珍酒李渡、A股舍得酒业、酒鬼酒等。

6、商超板块调改与投资机会

行业景气度上调逻辑:当前商超板块景气度从略有承压调整为下行趋缓,迎来整体性、行业性的布局机会。在消费购买力承压、景气度不高的背景下,商超调改展现业绩亮点:消费购买力下降、性价比需求提升时,传统大牌议价权回落,零售商议价权上升,如胖东来、奥乐齐、盒马等超市的自有商品受欢迎度和口碑明显提升。参考海外经验,美国70年代、日本90年代经济调整期均催生长牛零售公司,国内疫情后已进入类似长期阶段。供给端,过去传统商超未提供高性价比、差异化和高质量商品,当前永辉、步步高、惠佳等超市调改后,商品价格回归正常、种类精简、质量提升,推动供给端质量改善。关于电商及外卖影响,超市主要售卖的饮料、零食等品类线上化率不足20%,下沉市场更低;外卖因单均拣货费推高成本,需高客单价盈利,且仅适合人口稠密地区,下沉空间有限,更多地区(尤其下沉市场)仍属商超优势领域。

阶段判断与标的推荐:当前商超投资处于第一阶段(终局预期阶段)的中尾部,调改较早的公司(如永辉)已跨过该阶段,新调改的区域零售商(如辉家)仍处此阶段。未来将进入第二阶段(业绩兑现阶段),股价分化将拉大。投资标的方面,首推综合经营实力最强、门店数量最多、业绩弹性最大的全国零售调改龙头永辉超市;其次推荐步步高、重庆百货等区域型优质零售商。

7、储能行业政策与发展指引

政策核心方向:国家能源局与发改委联合印发的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针对2025 - 2027年发展给出规划指导,核心方向是构建储能可持续商业模式,利好行业长期发展。政策具体包含三大措施:一是明确储能市场身份,目标提升储能利用率;二是拓展盈利渠道,丰富商业模式,并鼓励探索爬坡、转动惯量等新型辅助服务品种;三是推动容量电价机制,稳定收益预期以增强市场投资信心。该政策从顶层设计层面为储能构建可持续发展模式,明确中长期发展路径,打消了市场对短期政策不稳定的担忧。技术路线方面,文件强调以锂电池储能为主,同时推动液流电池储能、钠离子电池储能的进一步商业化发展,以及固态电池及其他创新技术的示范应用。需求指引方面,2027年储能装机规模目标为180吉瓦,年化约70 - 140吉瓦时,按2 - 4小时配置计算,参考历史装机等情况,年化储能电池需求预计达120 - 240吉瓦时。储能领域重点推荐阳光电源、海博思创、上能电器、智光电气,以及宁德时代、亿纬锂能、中创新航、派能科技。

关联领域推荐:上述储能政策通过拓展储能应用场景及商业模式,中期有利于提高电网对新能源的消纳能力,进一步支撑风光装机持续增长。新能源领域推荐方向包括:风电方面,重点推荐整机、海风出海、零部件三条主线;光伏方面,主要看好受益于反内卷政策推动、景气度修复的光伏玻璃,以及低成本硅料、高效电池组件、金刚线龙头等环节。

8、存储行业周期与涨价趋势

供需与价格变化:从供需格局分析,供给端方面,美国限制三星、海力士等大厂获取半导体制造设备许可,因二者在国内的DRAM、NAND产能占其总产能比例较大,此举显著影响供给结构。叠加2024年和2025年因工序过剩、库存周期过多进行的控产,以及原厂将产能向利润空间更高的先进产品转移(如加速从DDR4向DDR5切换,DDR5是HBM主要原材料,而HBM需求大增占用大量DRAM产能),进一步调整了供给结构。需求端方面,2025年第三季度进入消费电子旺季,终端备货、补库需求增强;同时,国内外云厂商AI相关资本开支投入及AI服务器、传统服务器采购增加,推动企业级SSD需求激增。价格表现上,2025年二季度以来,DDR4现货价格明显上扬,甚至与DDR5价格倒挂;第三季度,消费类DDR4合约价同比提升85%-90%,NET合约价也进一步提升。企业端,闪迪于9月4日宣布全渠道消费类产品涨价超10%,美光于9月12日通知全线产品涨价20%-30%,主要因预测客户需求出现严重供应短缺。涨价持续性方面,供需错配(原厂减产、控产、旧制程退出、先进制程迭代)及库存低位(2024年全年去化后库存周期位于低位)支撑下,涨价将延续至2025年及2026年,预计2026年DRAM、NAND或保持两位数以上涨幅。

9、AI新材料与出海板块机会

AI新材料需求景气:AI新材料领域近期呈现高景气特征。上周三(2025年7月3日前后)盘前,三菱瓦斯宣布其载板将于2025年10月起涨价20%-40%。载板上游材料主要是Low-CT布和载铜箔,其中Low-CT布交货周期长且价格上涨,带动载板涨价,推动Low-CT布和载铜箔维持高景气度。当前跟踪显示,这两种材料供不应求的阶段至少将持续到2026年三季度。此外,CPX架构在computer tree层增加中背板,替代铜连接,将带来电子布(二代布或Q布)和四代铜箔的新增用量。铜箔整体维持紧缺状态,紧缺周期至少持续到2026年中甚至下半年;其中四代铜箔在2025年四季到2026年上半年供给紧缺的确定性较高,叠加CPX架构对四代铜箔用量的增加,进一步强化了其紧缺逻辑。电子布的核心关注点在于2026年下半年至2027年批量方案中,最终采用的电子布类型(马8或马9对应的二代布或Q布)是否明确,若大客户方案成熟并大规模采用马9,则电子布(Q布)逻辑将持续。

出海板块催化逻辑:出海板块当前处于重要催化节点,本周(2025年7月7日当周)中美会谈及美联储降息决策将陆续落地。降息周期背景下,外需有望得到刺激,其中面向东南亚、欧洲、非洲等区域的出海板块弹性较大。以非洲市场为例,2023 - 2024年其需求受压制,但因基数低、成长性好,前期布局企业(如科达制造、华新水泥、华通线缆)的布局成果或在降息后进入收获期。非洲部分区域总统换届于2024年或2025年初完成,总统任期通常为3 - 4年,在降息背景下,其发展经济的确定性较高,相关需求弹性易被市场忽视。周期性标的方面,巨石外需敞口终端穿透率达50%甚至更高,在降息周期中易受益于外需回暖,需求端或逐步超预期。

Q&A

Q:为何将T的紧急度从底部企稳上调至拐点向上?

A:核心变量为近期光伏需求变化。内需方面,光伏玻璃占T内需40%,周度产量从5月上旬约60万吨降至当前约50万吨,近期走平或微涨;价格回升,吨毛利从亏损约200元转为盈利约60-70元;库存天数降至18天,内需见底回升。外需方面,直接出口量低位,但出口恢复方向确定,节奏不明确。综合内外需,需求迎来拐点向上。此外,产量持续下降,供需反转将较快来临;T板块估值低。

Q:如何理解在消费购买力承压、景气度不高的背景下,商超调改带来业绩亮点的现象?

A:这一现象是具有特殊性的行业性机会,可通过对比海外成熟市场经验理解:美国成熟零售商崛起于1970年代,日本成熟零售商崛起于1990年代,均伴随两国经济调整期,催生了长牛零售企业。核心逻辑在于,当消费者购买力下降、性价比需求提升时,传统大牌议价权减弱,零售商议价权相应提升。国内如胖东来、奥乐齐、盒马、NB等超市的自有商品受欢迎程度及消费者口碑显著提升,印证了零售商在经济调整期、性价比消费趋势下的成长逻辑。国内自疫情后已进入这一长期阶段。

Q:商超板块迎来投资机会的供给端原因是什么?

A:商超板块出现优质投资机会的核心在于线下零售优质供给稀缺。过去10-20年,传统租售货架的经营模式下,商超未能提供高性价比商品,且产品差异度与质量不足。当前永辉、步步高、惠佳等超市通过调改,推动商品价格回归合理水平,同时精简商品种类、提升质量,实现供给端整体质量改善。

Q:如何看待中国发达的电商业态对线下零售的影响?

A:主要有两大核心观点:从电商角度看,不同消费品线上化率存在差异,超市核心品类线上化率不足20%,显著低于家电、纺织服装等品类;且下沉市场中这些品类线上化率更低,主要因品类特性与消费者习惯:中国消费者无长期囤货习惯,对零食、啤酒、饮料、蔬菜水果等存在即时消费需求,倾向于就近购买,因此电商对超市核心品类尤其是下沉市场线下零售的影响有限。

Q:外卖业态对商超的影响如何?

A:外卖对商超的影响主要局限于特定区域及消费人群。具体来看,即时零售与商超的核心差异在于单均成本:每单外卖需单独人工拣货及配送,导致单均成本较商超高几元,因此需通过高客单价实现盈利,主要影响收入水平较高、对运费敏感度较低的客群。此外,盈利较好的即时零售主要布局于人口高度稠密区域,而人口密度较低的地区更适合商超发展。

Q:目前国内商超的投资阶段处于什么位置,推荐标的有哪些?

A:国内商超投资机会当前处于第一阶段的中尾部。第一阶段以基于调改终局预期推动股价阶段性表现为特征,调改较早的永辉等公司已逐步跨过该阶段,刚启动调改的辉家及其他区域零售商仍处于此阶段。随着第一阶段进入中期尾声,市场关注点将转向业绩兑现的第二阶段,股价分化将加剧。推荐标的方面,首推并长期看好综合经营实力最强、门店数量最多、业绩弹性最大的全国零售调改龙头永辉超市,其次推荐步步高、重庆百货等区域型优质零售商。

Q:存储板块近期处于上行周期的主要驱动因素是什么?

A:存储板块上行周期始于美国出台新规限制三星、海力士与英特尔在华获取美国半导体制造设备许可。从供需格局看,供给端方面,上述厂商在国内的DRAM和NAND产能占比较大,设备许可限制显著影响供给结构,叠加厂商因工序过剩、库存周期过长而控产,同时将产能转向利润更高的先进产品;需求端方面,3Q为消费电子旺季,终端备货补库需求提升;海外及国内云厂商资本开支增加,AI相关需求预期升温,AI服务器与传统服务器采购推动企业级SSD需求激增,闪迪、美光等终端产品宣布涨价。综合供需错配、原厂减产控产、旧制程退出、先进制程迭代及库存低位等因素,推动存储合约价与现货价上行。

Q:存储产品价格上涨的持续性如何?

A:存储产品价格上涨的持续性可能延续至明年全年,2026年DRAM与NAND或仍有两位数以上涨幅。三季度、四季度DRAM与NAND合约价格将有不同幅度上涨,其中消费类DDR4的3Q合约价格或同比提升85%~90%,NET合约价格也将进一步提升。

温馨提示:内容源于第三方以及公开平台,仅供用户参考,恕本平台对内容合法性、真实性、准确性不承担责任。如有异议可与平台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