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液冷市场规模与公司产品价值
国内外液冷市场规模:国内液冷市场近年规模显著增长。2024年市场规模不到20亿(含液冷基础设施),2025年预计接近50亿,2026年有望达百亿。全球市场,2024年规模超百亿,2025年可能到300亿,远期到2027年或英伟达M172出货10万台时,市场规模基本能达千亿级。
公司产品价值占比:公司液冷系统产品价值占比由核心产品和一次侧设备构成。核心产品为CDU和manifold,公司机加工能力及铜管路储备较好,冷板技术储备丰富。CDU和manifold合计约占液冷系统价值量30%。一次侧产品(换热器、冷塔等室外大型设备)额外贡献约10%价值量,公司在液冷系统合计价值占比约40%。基于全球远期千亿级液冷市场,对应公司市场空间约300亿(按占比30%算)。
2、各业务板块表现与市场地位
储能液冷业务:2023年储能液冷行业经历严重价格战,1GWh项目价值量从最初的5000 - 6000万降至国内项目不足2000万,行业出清后同飞股份与英维克幸存并占据大份额。当前公司已锁定国内全部头部集成商(如阳光、比亚迪等)一供或二供位置,市场占有率约40 - 50%。2024年公司开始拓展LG、三星等海外出口客户,且国内订单中终端应用于海外的比例已提升至60 - 70%,贝塔层面主要跟随海外储能装机。经历2024年上半年盈利低点后,公司毛利率和净利润已实现连续三个季度环比提升,凭借产品品质与成本控制能力,在严酷竞争中胜出并进入收获期。
数据中心液冷业务:2025年是公司数据中心液冷市场突破元年,此前无相关收入。自2024年下半年重新组建数据中心事业部以来,公司进展积极:在国内服务器厂商验证项目中获良好实战率;与外资、台资厂商开展送样,后续或进入海外链代工;积极推进国内互联网厂商突破。公司在静默试验等领域有大量技术储备,预计近期或一两年内将斩获大型项目。
半导体设备液冷业务:半导体设备液冷业务技术壁垒高,温控精度要求达±0.02℃(全球最高水平),高于数据中心(±0.1℃)和储能领域。公司作为国内少数进入该领域的厂商,已拓展北方华创、信息微装、晶盛机电、华海清科、上海微电子等客户,产品应用于国产半导体设备样品。预计2025年相关收入有望达1亿左右。
3、财务表现与估值分析
业绩与盈利预测:2024年公司处于投入期,进行新产能扩张、海外市场拓展,还经历储能行业价格战,盈利能力较差。2025年起进入收获期,储能、数据中心、半导体设备领域成长空间广阔。预计2025年规模3.3亿,2026年达4.5亿。
估值与市场空间:估值上,2025年对应PE35倍,2026年对应PE25倍,低于液冷行业同行50 - 100倍PE,公司估值较低。当前市值对应2026年26倍预期。2027 - 2028年,全球千亿规模储能和数据中心液冷市场形成,公司有望获4 - 5亿利润,前景可期。
温馨提示:内容源于第三方以及公开平台,仅供用户参考,恕本平台对内容合法性、真实性、准确性不承担责任。如有异议可与平台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