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何小鹏增持事件分析
增持背景与金额:近期何小鹏增持真实资金约2.5亿港币。历史上有两次增持,G9上市时增持约2亿港币,2024年7、8月Mona正式上市交付前增持约1亿港币。
增持信号意义:自一季度后,小鹏股价从约1800点降至1550亿左右。这半年,G6、G9、X9改款及G7等车型虽在2024年Mona 03和P1加基础上月销巩固3万台阶,但未突破4万,致市场预期回调。此外,市场对2026年汽车购置税的担忧也影响股价。何小鹏此次约2.5亿港币的大额增持,彰显公司对当前及未来新车的信心。下周新品上市并交付,此次增持或预示新一轮持续上涨行情,建议重视小鹏投资机会。
2、发展阶段与新车规划
过去一年调整成果:过去一年,小鹏在产品定义和营销上变化明显,同时在技术长板方面有所强化,支架端到端上车效果显现,自研芯片已上车。
未来一年新车规划:从当前到未来一年,小鹏核心战略方向有二:一是提升颜值战略地位,与科技第一并列,在研发、造型、能源补充等方面加大投入补短板;二是弥补动力总成短板,推进“一车双轮”战略。车型规划上,X9纯电续航450公里,预示从c度到2026年上半年征程系列将高频铺开,在售SUV将全面推行“一车双轮”,2026年或推大六座“一车双轮”SUV,Mona平台除03轿车外或有同级SUV(可能不止一款),该市场需求大、小鹏竞争力强。未来一年月销有望从3万提升至6万,具体节奏将根据后续车型更新评估。
3、关键节点与合作动态
盈利关键节点:2025年四季度盈利是重要节点,对2026年新车销售及消费者影响重大。
技术与合作进展:2026年,Robo TAXI预计有重大进展,机器人量产进展值得关注;公司与大众的合作自2024年起已升级四次,2026年可能持续更新迭代;lopticy领域或有更多合作空间。
4、市值空间与估值逻辑
短期-中期市值预测:短期(三个月内),预计股价回到前高甚至创新高,核心驱动是9月交付量可能突破4万以及四季度扭亏为盈。当前公司基本面较2025年一季度高点更优,尽管节奏未达部分预期,但四季度关键节点的兑现仍值得期待。中期(6 - 12个月),随着后续新车推出,目标实质性突破2000亿市值平台。基于对2026年销量与收入兑现的预期,市场或给予约两倍PS估值,对应3000亿左右市值。具体数据方面,2025年销量预测45万辆,收入829亿;2026年销量预计75万辆左右,收入约1500亿,利润初步预计67亿,且2026年有望大幅盈利。
长期估值逻辑:长期价值聚焦于AI创新下的智能化趋势,无人车(Robotaxi/L4智能车)是超预期的终端方向,小鹏是国内智能化引领者,其自动驾驶技术将逐步拉开与竞争对手的差距。时间将验证小鹏的技术优势,其机器人布局也可能超预期。因此,应建立智能化时代的整车股估值体系,而非简单对标电动化阶段的车企估值,小鹏应给予更高估值溢价。此外,小鹏股权激励解锁的1.4万亿市值目标被认为可信,源于对智能化大趋势的看好及小鹏在该趋势下的核心竞争力与卡位优势。
温馨提示:内容源于第三方以及公开平台,仅供用户参考,恕本平台对内容合法性、真实性、准确性不承担责任。如有异议可与平台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