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路演时代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
欢迎注册路演时代
已有账号?马上登陆
国泰海通宏观 新宏观30讲 海外经验:消化地产泡沫,需要多少年?
发布来源: 路演时代 时间: 2025-08-12 11:42:50 0

1、研究样本选择与识别方法

研究样本选择:研究选择尽可能多样本纳入研究区间,以覆盖更全面的分析范围。

周期识别准则:研究依据学术论文,以房价急升后急降的倒V型变化识别地产下行周期。具体为:过去五年房价至少涨35%,或三年涨20%后,下跌超20%。

识别结果与分布:按上述准则,最终识别出35个经济体的48轮地产下行周期,部分经济体经历多轮,如英国三轮、美国两轮。样本时间为1970 - 2020年。1970 - 1990年各经济体的地产下行周期较独立;1990年后全球化加深,常多个经济体同时出现。

2、地产下行周期总体特征

房价周期时长与跌幅:从房价下行周期的时长与跌幅来看,中位数统计显示,下跌季度数为24个季度(即6年),跌幅为33%。样本分布上,下跌时长从11个季度到超60个季度(样本最长约15年),跌幅为20%-62%。时长与跌幅无显著相关性,多数经济体房价下跌深度维持在30%-40%。

销售/开工/投资调整特征:从其他地产相关指标(销售、开工、投资)下行特征看,销售(新房销售面积)、开工(新开工面积或套数)、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或投资额)自见顶回落后,见底时间分别为4年、8年、5年。调整中,1-3年经历快速冲击,下行快;随基数走低和消费者预期修复,跌幅逐年收窄,约在第五至六年跌幅最大后企稳。各指标最大跌幅分别为:销售33%、开工48%、投资27%,全样本整体跌幅约30%-40%。

3、地产下行周期分类分析

常规型周期:常规型周期呈'对号形',6年下跌后经约10年回升至前期高位。此为最主流形态,34个样本占比70%,典型经济体有97年、08年前后美欧各国及14年阿联酋。其下跌时长(5 - 6年)与15 - 20年人口周期契合,因人口代际变化稳定,地产下行周期随人口周期呈周期性变动。

快速反弹型周期:快速反弹型周期呈'V型'反转,下跌快且3年快速反弹。该类型少见,4个样本占比8%,典型经济体有80年中国香港、83年新加坡、07年爱沙尼亚及08年阿联酋。快速反弹主因是外部支撑,如07年爱沙尼亚因10年加入北约获贸易增量,08年阿联酋因11年油价大涨经济回升支撑房价。

持续下跌型周期:持续下跌型周期表现为房价高点后超10年无明显回升。10个样本占比20%,典型经济体有83年南非、91年日本及90年韩国。主因是倒推20 - 30年出生率下降,致当前购房需求减少。83年南非因种族隔离法案遭制裁,虽人口增长但房价仍跌,其他经济体均由人口下降主导。

4、地产指标差异与分化

指标差异影响因素:房地产销售下跌趋势与房价类似,跌幅受前期建设进度影响大。前期建房多,后期销售跌幅快,因前期建房多会导致增量堆积,后续新房需求减少。开工与投资方面,大部分经济体下跌4到6年见底,且多数地产投资跌幅比销售和开工更深。因地产下行时企业会快速出清,开工和投资需经企业重整、破产出清、重组等调整期才会回升。此外,部分经济体购房政策影响地产下跌速度,如新加坡和阿联酋,当地政府出台积极购房政策,地产下跌速度会减缓。

量价分化案例:多数经济体在地产下行周期中,房价、销售、开工、投资等指标同步。如美国、英国、新加坡、欧洲及新兴经济体,指标拐点基本一致,下跌周期若为六年则同步下跌;若如90年代日本持续下跌,所有指标也持续下跌。少数经济体存在指标分化,典型如90年代韩国。90年代后大量保障房投入市场,使韩国房价与销售、开工、投资背离约5到6年。保障房低价供应使市场化房价下行,而销售数量因保障房供应保持较快提升,形成价跌量升局面。这种因政策导致的分化案例较少,多数经济体量价指标仍同步发展。

5、美日地产周期对比

周期形态与量价表现:美日地产下行周期的形态及量价表现存在显著差异。美国下跌速度较快,日本则较慢且持续时间长。量价表现上,美国房地产量的回调大于价(量跌>价跌),日本则是价格回落幅度大于量(价跌>量跌)。成因方面,美国前期泡沫主要在量上,销售与开工泡沫大,大量建设透支未来需求;日本前期泡沫更多在价格上,因土地稀有和企业炒房,价格泡沫大,后续房价跌幅更大。

政策应对与去杠杆差异:美日政策应对及去杠杆方式差异显著。应对模式上,美国快速调整修复;日本因居民与企业乐观预期,叠加地质灾害使1994年、1996年销售开工反弹,政策响应慢,调整周期长。去杠杆模式上,美国短痛式快速出清:个人破产易,可彻底摆脱债务;企业独立,无银行输血;银行独立,破产即出清。日本长痛式缓慢出清:个人破产难,无法彻底解决债务;企业交叉持股,银行输血致僵尸化,难出清;金融机构采用“护卫船团”模式,不良资产堆积,杠杆率高。长期影响上,美国消费与投资V型反转;日本前期去杠杆慢,虽1997年后采取措施使杠杆率下降,但经济仍长期低迷。

区域分化对比:美日国内区域地产回调分化明显。美国西部与南部对比,西部房屋供给弹性小、建设成本高,房价累计上涨超70%,泡沫大,回调深:房价回撤约36%(51个月企稳),新房销售最大回撤82%;南部房价仅涨约30%,回调浅:房价回撤15%,新房销售回撤70%。日本三大都市圈与其他区域对比,两者泡沫堆积相近,但1997年后人口流向分化,三大都市圈人口净流入,刚需提升,销售与开工指标回撤小于其他区域。

6、总结与启示

核心结论:地产下行周期持续时间取决于人口变化,调整深度取决于前期泡沫程度。经济体内部区域分化明显,大部分经济体量价调整一致,仅少部分分化。地产长期下行后,经济变化取决于应对杠杆及债务累积的处理与重整方式。海外经验可为分析提供借鉴,欢迎联系交流,持续关注新宏观30讲。

 

温馨提示:内容源于第三方以及公开平台,仅供用户参考,恕本平台对内容合法性、真实性、准确性不承担责任。如有异议可与平台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