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路演时代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
欢迎注册路演时代
已有账号?马上登陆
兴证医药 深度早班车——恒瑞医药深度解析
发布来源: 路演时代 时间: 2025-08-05 10:24:28 0

1、恒瑞医药投资逻辑总结

内生增长提速:产品进入收获期,内生增长提速,业绩中枢上移,带动估值修复。公司未来三年的内生收入增速、利润、利润率及研发效率值得关注。此外,公司未来三年将进入新的产品周期,即将创收的大品种预计峰值及上市时间表等信息也将推动业绩增长。

海外第二增长曲线:海外成为第二增长曲线,海外收入可持续,出海形式多样且潜力管线丰富,打开估值空间。从PE角度看,内生提速带动估值修复,海外成长的确定性和可持续性则打开了估值和市场的天花板。

早研管线估值弹性:早研管线锚定best in class或first in class,创新成果不断兑现,贡献估值弹性。公司已披露的管线中,超30项研发进展处于全球前三水平,多项研究项目为全球第一,体现早研能力快速提升。在潜在BD品种中,除已发生BD的LPA、TSLP、PDE34等大品种外,IL23、IL36双抗、IFN one等产品研发进展全球前列甚至第一,潜在市场空间广阔。这些产品数量丰富,意味着未来3 - 5年BD、里程碑收入的可持续性及自主出海可能性的确定性加强,持续贡献估值弹性,尤其在PS倍数及峰值预期上调方面弹性大。

2、恒瑞医药基本面拆分

仿制药板块分析:仿制药板块呈现企稳趋势,2024年下半年已扭转下滑趋势,2025 - 2026年预计保持稳健。2025年第10批集采涉及嘎特酸葡胺、碳酸氢钠两个品种,合计对公司收入影响不足5亿,占公司仿制药115亿盘子及整体330多亿收入的比例均较低;第11批集采基本不涉及公司品种。未集采的碘伏醇、七氟烷和布托啡诺三个大品种,合计销售额约40亿,因竞争格局、吸入装置及一致性评价进展等因素,短期被集采可能性极低。同时,伊立替康脂质体、布比卡因脂质体等二类新药持续快速放量,可对冲老品种达峰下滑及潜在集采影响。2025年仿制药销售额预计为115亿,同比持平略增,按15%净利率计算,对利润贡献约17亿。

创新药增长分析:创新药是核心增长点,随新产品周期推进及大单品上市进医保,增长持续提速。2024年国谈温和,富马酸泰它立定、奥特康唑、恒格列净二甲双胍复方制剂进入医保,其他产品通过简易续约成功续约。2025年创新药板块延续快速增长趋势,白介17、Jack one、HER2 ABC等大单品及适应症获批上市(预计2026年进医保快速放量),GLP one GIP减重产品、双抗、PDL one TGF Beta等提交NDA(若年底或明年获批,后续峰值可达二三十亿)。预计2025年创新药销售额174亿,同比增长25%,对净利润贡献超34亿。2025年底创新药占比将超60%,其高毛利率带动公司整体毛利率及净利润提升。

研发效率与利润增速:以药品销售额计算,2024年研发费用率达历史最高;随研发效率提升及报表与创新的平衡,后续预计回落至20%出头。利润增速快于收入增速,一是因创新药占比提升(2025年底超60%)带来高毛利率;二是研发效率改善(费用率下降),二者共同推动净利润率提升。

3、产品周期复盘与展望

历史产品周期复盘:恒瑞医药业绩增速与产品周期高度相关。2005 - 2020年,公司维持20% - 25%高速增长,由四阶段产品周期驱动:2005 - 2009年,第一批首仿药贡献业绩增速;之后第二批首仿药(如伊布替尼、碘佛醇、七氟烷等)接力;2015 - 2017年,制剂出口逻辑开启,公司获多个安达批文;2018 - 2020年,第一批创新药(艾瑞昔布、哈帕替尼进医保放量,卡瑞利珠单抗上市)推动增长。2020 - 2022年,受注射剂集采和创新药国谈影响,公司收入增速下滑。2023 - 2024年,第三批创新药(如海曲泊帕、瑞维鲁安等)开启产品周期,但因大适应症未获批,峰值小、爬坡慢,业绩增速维持在10%左右的个位数修复区间。

未来三年产品周期展望:2025年起,恒瑞医药第四批创新药开启放量周期,带动业绩增速重回20%。第四批创新药多为峰值20 - 30亿以上大品种,如Jack(特应性皮炎适应症)、白介17(银屑病适应症)等,进医保约三年可快速放量。同时,出海逻辑验证,海外收入提速,BD收入和首仿药放量:2025年BD收入有望超5.75亿美元,2026 - 2027年维持较高水平,未来三年BD收入预计达5亿美元左右,扣15%税后对利润贡献超30亿人民币。业绩上,2025年净利润预计87亿,2026年95 - 100亿,2027年突破100亿达112亿左右,业绩中枢上修推动估值修复。

4、海外业务进展与策略

BD收入可持续性:在途首付款方面,PD34和11个临床前项目的5亿美元首付款,有望在2025年后几个季度陆续确认,部分或随项目和技术转移进展在2026年确认(具体取决于会计和审计决定)。随着合作伙伴推进临床(如GSK将TSLP推进至27,默克推进pop one临床),相关里程碑收入也将持续确认。未来BD收入预测显示,2025年按已发生情况有望超过5.75亿美元,2026年和2027年将延续较高水平,未来三年基本能达到5亿美元左右。利润贡献方面,扣除15%税后,单年利润贡献基本能达到30亿人民币以上。

出海形式多样化:公司出海形式包括自主出海、对外授权和优扣模式。自主出海方面,双艾正推进FDA审批反馈以争取尽早在美上市;首仿药白子(2024年美国获批)、布比卡因脂质体已通过成熟代理商实现海外发货。对外授权方面,近两年完成超8项产品授权(包括ezh2、替尼、TSLP、ADC、pop one、PD34等),首付款从过去的千万美元级别升至亿美元级别,最近一次达5亿美元,未来取得持续BD收入的确定性提升。优扣模式方面,与风投共同成立Clever公司开发GLP - 1资产的海外临床及商业化。此外,港股募资近100亿港币,用于新药研发、全球并购合作及研发生产设施建设,推动自主出海临床及未来商业化,若持续验证将打开海外估值空间。

5、在研管线布局与竞争力

多领域管线覆盖:公司在研管线覆盖四大核心治疗领域,包括肿瘤、免疫与呼吸、代谢与心血管、神经科学。其中,免疫与呼吸领域通过与GSK的TSLP、PD34资产交易,奠定了全球前三的竞争地位;代谢与心血管领域布局了多种差异化产品;神经科学领域也陆续有优质产品浮现。公司在治疗领域拓展中注重选择大市场,并凭借研发实力与产品力,为全球竞争地位奠定基础。

重点领域产品竞争力:肿瘤免疫领域,公司拥有30余个产品指标,全球研发进度多排前三。具体包括:TCE双抗(抗DLL3/CD3双抗全球第三)、41BB/Claudin 18.2双抗(全球第三)、白介15(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治疗全球第一)、三抗(PD - 1/TIGIT/CD112R)及RANKL/NGF双抗(多发性骨髓瘤、癌症骨转移治疗,均为first in class,竞争格局良好)。ADC领域是公司强项,依托可裂解连接子+DSD类毒素的第二代ADC平台,所有ADC产品全球研发进度均排前三。其中,HER2 ADC国内已提交上市申请,在TDXD类第二代HER2 ADC中全球第二,间质性肺炎发生率显著低于DS8201,为潜在best in class;nectin four ADC全球第三,在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等实体瘤适应症开发上与竞品形成差异化;c - Met ADC及c - Met HER2双抗ADC数据优异,c - Met ADC在2025年阿斯口会议获口头汇报,双抗ADC为全球进展最快的临床阶段产品;Claudin 18.2 ADC全球前三,针对晚期或转移性胃癌/食管癌结合部腺癌二线治疗;DLL3 ADC、HER3 ADC、CD79B ADC等产品研发进度位居全球第一或第二。KRAS靶向药领域,KRAS G12C是强效、高选择的下一代药物,在整体ORR上优于第一代;KRAS G12D预计在2025年ESMO公开一期临床数据,是first in class产品。乳腺癌领域,公司围绕全周期治疗有近10个产品组合,在国内排名第一,多个产品全球研发进度居前,预计可占据国内约1/3市场。代谢与心血管领域,肌球蛋白抑制剂全球研发进度第三(对标BMS玛伐凯泰);LPA抑制剂(口服小分子)与礼来同为临床二期,获2亿美元首付;新型钙敏感受体变构调节剂(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血透患者治疗)全球第二;小核酸类产品(靶向APOX3降脂、靶向AGT降压)全球前列。呼吸领域,TSLP资产由GSK推进临床二期,全球第三,给药频率更低、患者依从性更好,机制上对非TH2通路哮喘更有效;长效白介5抗体改善患者依从性;IFNλ融合蛋白、白介23/36双抗、白介4Rα/IL - 13双抗为first in class产品;阿法赛特(炎性肠病治疗)全球第二;Factor B(Ig肾病、膜性肾病治疗)全球前列。

管线对BD的支撑:公司当前有30来个研发进展排全球前三的产品,为BD的持续性及收入兑现提供了强确定性。随着临床前管线陆续推进临床,有望进一步提升公司估值。

6、恒瑞医药估值分析

估值拆分逻辑:从估值角度看,第一波估值由业绩中枢上移带动修复;第二波估值空间打开依赖出海能力验证;第三波估值弹性由创新管线兑现贡献。具体拆分,在售产品估值分仿制药与创新药,仿制药采用PE估值,在售创新药按峰值销售额4倍PS估值。后续管线估值方面,过去因管线多,市场仅对Ⅲ期及NDA产品估值,忽略一二期管线;当前分析显示,一二期管线已有30多个产品在竞争格局和研发进展排进全球前三,虽处早期,按1倍PS估值,已带来近500亿增量。海外估值方面,已达成的海外项目按峰值销售额1倍PS估值,对应约900多亿人民币;潜在海外市场,PD34产品获5亿美元首付及120亿美元里程碑,其峰值按1倍PS估值贡献约30 - 50亿美元,隐含公司管线中竞争力强的产品潜在全球市场空间,若纳入考虑,可带来近180亿美元潜在产品峰值。

估值空间展望:在创新药及产业链景气度好、全球流动性释放背景下,恒瑞整体估值向上有较大弹性,乐观估值超5000亿。

 温馨提示:内容源于第三方以及公开平台,仅供用户参考,恕本平台对内容合法性、真实性、准确性不承担责任。如有异议可与平台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