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5Q2存储行业表现及Q3展望
三家公司Q2业绩对比:三星电子因存在其他业务,无法从整体收入和盈利预期层面与美光、海力士直接对比,但从存储业务收入表现及Q2库存减值情况评估,其Q2表现弱于美光和海力士。此外,三家公司管理层在Q2业绩会中对市场总结了关键看法。
Q2市场环境与量价变化:Q2市场环境分阶段呈现不同特征:上半段受关税扰动及Q1延续的客户观望态度影响;下半段地缘政治及关税冲突明朗化,库存水平较低的客户开始备货,库存逐步恢复至合理水平。出货量方面,25年一季度DRAM和NAND出货量环比下滑,其中美光NAND降幅更大;Q2出货量普遍环比增长20%以上。价格层面,Q1 DRAM价格环比持平,但行业价格环比大幅下跌近20%;Q2价格跌幅有所收窄。整体来看,25年Q1因政策不确定性扰动表现较弱,客户处于观望阶段,库存水位、出货量和价格基数均较低;Q2在地缘政治趋缓背景下有所改善。
Q3需求趋势判断:尽管Q2仅下半段受益于市场环境改善,但各家管理层对Q3需求持续性持乐观态度,认为Q2至Q3存在一次性影响刺激市场表现。需注意8月232条款的政策不确定性仍需审慎评估。海力士与三星电子均预计,Q3 DRAM和NAND的位元出货量将保持中高个位数环比增长。同时,Q2库存属正常化过程,未出现超额库存问题;若232条款未恶化,Q3需求趋势有望延续。
2、HBM市场供需与竞争格局分析
HBM需求规模与增长:HBM市场规模显著增长。24年HBM市场规模预估在180 - 200亿美元,25年达400亿美元,25 - 28年CAGR约40%。25年市场规模比美光目标高50亿美元,是因供应链为下一年GPU生产提前备货。23 - 26年HBM市场有库存备货:24年消耗量约60亿GB,库存近57亿GB,比例1:1;25年消耗量162亿GB,库存约60亿GB,备货占需求三成;26年备货占比减少,绝对规模40 - 60亿GB;27 - 28年随着新产能释放和供应链稳定,备货对需求计算扰动降低。
HBM价格趋势与结构:HBM价格长期上行。23年平均单价1.38美元/MB,25年升至1.8美元,28年预计达2.3美元,23 - 28年ASP年均增速5% - 10%。价格上行是因规格升级对冲同规格降价:虽HBM3E等价格或降,但HBM4、HBM5等推出推动均价提升。目前HBM未像通用DRAM大幅承压,定价环境稳定。
HBM需求与供给格局:需求结构上,25年英伟达HBM消耗量占近七成,因B100产品爬坡且容量规格高。非英伟达HPC需求多元化,如AWS占比从23年3%升至25年9%,谷歌TPU的HPC占比从23年16%降至25年9%,AI方面HPC占比从23年12%降至25年7%。供给上,海力士是龙头,25年收入预估230亿美元,份额55%,在HBM3E及后续升级保持先发优势;美光25年收入预计增近5倍至80亿美元,份额从23年4%提至20%,因HBM3E认证后加速导入;三星在英伟达认证延迟,主要服务AMD及ASIC客户,对英伟达HPC市场冲击有限。
3、通用存储终端市场需求分析
需求结构变化:从需求结构看,服务器存储占比自2023年起超手机。企业级SSD需求占比2024年下半年超25%,2025年Q2达30%,与手机持平。2025年Q2服务器DRAM容量700GB、NAND容量4TB,较去年末提升90GB和600GB;PC规格持平,服务器占比提升侵蚀PC份额。
终端需求表现:终端需求上,2025年PC无升级驱动,AI应用及Windows升级未带动需求增长,此前规格增长靠降价,今年无此环境。手机需求温和升级,2025年Q2手机DRAM平均容量较2023年提升近3GB,下半年接近2023年AI终端规格预期;NAND升级不明显。2025年Q2存储市场受地缘政治扰动有一次性补库需求,但核心是AI带动云端存储需求,与2023 - 2024年减产降价刺激的升规周期不同,本轮供需改善未大幅降价,更健康,叠加AI带动,改善趋势良性。
4、存储板块投资复盘与建议
历史股价表现复盘:23年,存储企业中仅海力士为受益股,美光和三星因通用市场价格剧烈下跌,股价表现较为平淡。23Q4至24H1,受益于通用存储价格回暖及HBM逻辑的推动,美光和三星股价涨幅良好,其中美光涨幅开始赶超海力士。24年7月,随着存储芯片定价增速放缓,大盘进入调整期。从25年7月节点看,当前市场环境类似23年下半年。
25年投资机会提示:25年,随着通用存储供需更平衡、AI带动通用服务器规格及HBM2工份额提升故事兑现,美光有望复制23Q4至24H1的环境,存在补涨趋势。若8月232条款有不确定性,建议政策明朗后再布局。
温馨提示:内容源于第三方以及公开平台,仅供用户参考,恕本平台对内容合法性、真实性、准确性不承担责任。如有异议可与平台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