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山推股份推荐与核心逻辑
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应用: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于7月19日上午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举行开工仪式,工程总投资1.2万亿元人民币。山推股份的产品在此次开工仪式中亮相,为工程筑基赋能。具体应用的设备包括SD17 - G推土机、SD32 - G推土机、FG235挖掘机、混凝土搅拌车、混凝土搅拌站与立体料仓,各类设备共同为工程初期关键工序提供支撑。针对高原、极寒施工特性,山推股份在动力系统、液压控制等核心部件进行了专项升级,确保海拔3千米以上区域作业效率保持85%以上。未来,山推股份还将投入电动装载机、挖掘机等设备,助力实现全周期零碳施工。
核心成长逻辑解析:山推股份是工程机械低估值的强阿尔法标的,其核心成长逻辑体现在多方面。首先是回购与激励计划,公司于4月22日晚公告1.5 - 3亿元的股份回购计划,未来将全部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回购约554万股,成交总金额4999万元(不含交易费用)。其次是H股发行进展,7月16日晚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了H股发行相关议案。经营目标方面,2025年公司营业收入目标为157亿元,同比增长10%,其中海外收入目标90亿元,同比增长21%。业务增长点上,挖掘机业务依托推土机渠道及山东重工集团平台和供应链优势有望快速崛起;2024年公司收购了山东电机100%股权,且山东重工集团承诺5年内解决雷沃重工、潍柴青岛与山推股份在挖掘机业务的同业竞争问题;大推(大型推土机)出口与国产替代受美国加征关税推动,有望促进盈利能力提升;矿山机械产品涵盖大马力推土机、大挖、矿挖、矿卡、大吨位装载机、平地机等,未来发展将带动盈利提升。此外,公司2025年降本总计划为5.2亿元,降本力度较大。
盈利预测与风险提示:盈利预测方面,预计2025 - 2027年,山推股份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5亿元、17.5亿元、20.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3%、30%、17%,2025 - 2027年复合增速为23%。以7月23日收盘价计算,对应的PE分别为11倍、9倍、7倍,维持买入评级。风险因素主要包括基建地产投资不及预期、海外贸易摩擦风险以及项目落地不及预期的可能性。
2、分众传媒行业与业务分析
广告主景气度调研结论:三次草根调研结果佐证今年上半年分众传媒家电、3C、互联网三大行业广告主景气度回升。受益于外卖补贴,广告行业广告主占比明显增长,平均播放时长和产品投放数量超过去行业均值;家电、3C数码广告投放占比活跃且提升显著。分众受益于消费回暖与国家补贴,调研数据印证前期假设,体现其在消费复苏周期中的价值。
碰一碰技术价值解析:分众与支付宝合作开发‘碰一碰’互动广告技术,通过NFC感应提效并拓展中小微客户市场。如三得利乌龙茶电梯场景,消费者触碰NFC感应区领券跳转天猫核销,实现转化闭环。该技术预计2025年下半年加速落地,提升广告关注度和转化率,贡献利润增量。同时,‘碰一碰’强化广告主投放意愿,吸引高频消费品牌,驱动梯媒价值升级。
收购新潮传媒进展与影响:7月22日晚,分众公告拟收购新潮传媒股份,股权与现金比例未定,新潮预估值约83亿元,股权发行价5.68元/股。后续需通过多项审批程序。若2026年完成收购,新潮预计实现年化收入37亿元,贡献年化净利7.4亿元,并表后备考利润约71亿元。分众2024年末自营电梯约122万台,测算单点收入约6000元;新潮当前约2700元,合并后新潮品牌有望溢价提升单点收入。
盈利预测与风险提示:不考虑新潮并表,分众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预计为56.7亿、63亿、68.2亿元,复合增速约10%;现价对应估值为19倍、17倍、16倍。按可比公司平均估值,2025年目标PE 25倍,对应目标市值约1417亿元,较现价有近30%空间,给予买入评级。需关注草根调研样本导致数据失真风险。
3、美国AI行动计划与半导体自主可控
AI行动计划核心内容:美国白宫于美国时间7月23日发布《赢得AI竞赛,美国AI行动计划》,该计划依据特朗普1月签署的“消除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领导地位的障碍”行政命令制定。其围绕三大方向展开:一是全方位加速国内AI创新,移除阻碍AI发展的联邦法规,并提出以美国工人为中心的应对方案,让AI成为工人助手而非替代者,减轻对就业市场的冲击;二是大力建设AI基础设施,因AI发展依赖海量能源和算力,计划要求加快并更新数据中心和半导体工厂建设许可流程,鼓励重振美国本土半导体制造业,确保算力硬件自给自足和技术领先;三是领导国际AI规则与安全,通过让世界依赖美国AI技术生态,巩固以美国为主导的全球AI联盟,并实施更严密的技术封锁和出口管制措施限制竞争对手。
对半导体产业链影响:AI行动计划的半导体出口管制分AI芯片和半导体设备及子系统两部分。AI芯片方面,利用定位验证功能确保芯片不流入受关注国家,加强与盟友情报工作强化执法;半导体设备及子系统方面,美国商务部牵头针对子系统制定新出口管制措施,此前美国及其盟友对组件、子系统管控不足。这些措施增加了我国获取先进AI芯片等的阻碍,也会倒逼我国半导体产业链加速关键环节国产化验证。
自主可控投资机会:半导体自主可控关键领域及龙头企业有:先进工艺晶圆代工的中芯国际;半导体设备的北方华创;设备零部件的富创精密、汇成真空;半导体材料的安集科技、鼎龙股份;算力芯片的寒武纪。
风险提示:半导体自主可控推进存在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国内先进制程进展不及预期、中美贸易形势变化三方面风险。
4、肉牛行业周期与投资机会
周期拐点驱动因素:肉牛行业周期拐点临近,可从国内产能去化定局、需求刚性托底和海内外共振加剧三方面分析。国内供给端,2023年初肉牛价格走低,4月踩踏式下跌,架子牛价格跌幅大,母牛繁育亏损并集中淘汰;2024年延续亏损,部分地区母牛去化幅度达30%,落后产能深度出清,供给缺口显现,周期底部特征明确。国内需求端,2015 - 2024年我国牛肉消费量从675万吨增至1104万吨,年复合增长率5.6%,占肉类消费比重从7.8%提至10.9%;2024年我国人均牛肉消费量仅5千克,低于全球平均,城乡消费量差距达1.67公斤,消费下沉和结构优化空间显著。全球主产国方面,美国受干旱影响牛群结构收缩,牛价近两年或维持强势震荡;巴西前期产能去化,2025年初牛价已反弹,有望稳中增长;澳大利亚已进入补栏扩群上行周期。因肉牛繁育效率低,上行周期预计持续至2027年。
产业困境与效率差距:我国肉牛产业面临三方面困境:一是规模化程度低,年出栏10头以下散养户占比超90%,行业供给调节滞后;二是养殖成本高,我国多采用舍饲育肥,每头牛成本约14500元,巴西采用草饲育肥,成本仅5500元每头,且巴西饲料成本低;三是生产效率低,2023年我国牛肉冻体重仅150公斤每头,单产为0.06吨每公顷,远低于加拿大和美国。
投资标的与风险提示:基于供需改善和周期上行逻辑,建议关注奶牛养殖企业,其原奶加牛犊肉用双收益弹性被低估。具体标的有悠然牧业、中国圣牧、现代牧业,有望通过原奶业务、淘牛收入和公允价值变动实现较大利润弹性。投资风险来自极端天气、饲料价格波动和下游需求增长不及预期。
Q&A
Q:山推产品在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的应用情况如何?
A:山推推土机、挖掘机、混凝土搅拌车等产品作为首批设备亮相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为工程筑基赋能,涉及设备包括SD17-G推土机、SD32-G推土机、FG235挖掘机、混凝土搅拌站与立体料仓,共同支撑工程初期关键工序。针对高原、极寒施工特性,山推对动力系统、液压控制等核心部件进行专项升级,确保海拔3千米以上区域作业效率保持85%以上。未来将投入电动装载机、挖掘机等设备,助力实现全周期零碳施工。
Q:山推股份作为浙商证券重大推荐的三年一倍股,其核心逻辑体现在哪些方面?
A:山推股份是工程机械低估值强阿尔法标的,核心逻辑涵盖多维度:回购与激励方面,公司于4月22日公告拟以1.5亿至3亿元回购股份,未来将全部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回购约554万股,成交金额4999万元。资本运作层面,公司于7月16日公告董事会审议通过H股发行相关议案。经营目标方面,2025年计划实现营业收入157亿元,其中海外收入90亿元。业务增长驱动上,挖掘机业务依托推土机渠道及山东重工集团平台与供应链优势,有望快速崛起;2024年完成山东电机100%股权收购,且山东重工集团承诺5年内解决与雷沃重工、潍柴青岛在挖掘机业务的同业竞争问题。推土机业务受益于高毛利大推出口及国产替代,推动盈利能力提升。矿山机械产品覆盖大马力推土机、大挖、矿挖、矿卡、大吨位装载机、平地机等,未来业务发展有望带动盈利提升。成本控制方面,2025年降本总计划为5.2亿元。
Q:三推股份2025-2027年盈利预测及当前估值水平如何?
A:盈利预测方面,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5亿元、17.5亿元、20.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3%、30%、17%,2025-2027年复合增速23%。估值方面,截至7月23日收盘价,对应PE分别为11倍、9倍、7倍,维持买入评级。
Q: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有哪些?
A:主要风险包括基建地产投资不及预期、海外贸易摩擦及项目落地不及预期。
Q:这篇报告的核心增量信息是什么?
A:报告核心增量信息包括三方面:一是通过近期三次草根调研数据,佐证今年上半年分众传媒家电、3C、互联网三大行业广告主景气度回升的观点;二是预计下半年碰一碰业务有望放量;三是展望新潮传媒收购可能于2026年落地,叠加对新潮传媒并表的敏感性分析,认为公司盈利与估值具备向上弹性。
Q:7月三次草根调研得出的最重要结论是什么?
A:三次草根调研通过一线数据佐证了各行业广告主景气度:受益于外卖补贴,广告行业广告主占比显著增长,平均播放时长与投放数量超行业均值;家电、3C数码广告投放占比活跃且显著提升。数据印证了分众传媒受益于消费市场回暖及国家补贴政策的双重驱动,同时验证了前期关于今年上半年广告主表现良好的假设,并体现了分众在消费复苏周期中的赋能价值。
Q:与支付宝合作的碰一碰技术具体指什么?该技术能为公司创造哪些价值?
A:碰一碰技术是指消费者使用手机触碰分众传媒屏幕旁的NFC感应区,可即时领取品牌优惠券并跳转至天猫旗舰店核销,形成广告曝光、领券、线上转化的闭环互动广告技术。该技术通过提升广告投放效率、拓展中小微客户市场创造价值,其新业务模式计划于2025年下半年加速落地,有望通过增强消费者广告关注度与互动性提升转化效果并贡献利润增量。同时,基于场景互动优势,该技术将强化广告主投放意愿,吸引饮料、快消等高频消费领域品牌客户,驱动电梯媒体融合数字交互能力实现价值升级。
Q:收购新潮传媒的进展如何?
A:7月22日晚间,公司公告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京东、张继学、百度、迎丰集团等50名交易方合计持有的新潮传媒股份,股权与现金支付比例尚未确定。经双方协商确认,新潮传媒最新预估值约为83亿元,股权发行价定为5.68元/股。后续需履行上市公司董事会及股东大会审议、交易对方内部决策机构批准、深交所审核、证监会注册及市场监管总局反垄断集中审查等必要程序。
Q:收购新潮传媒对公司业绩有哪些影响?
A:根据测算,若2026年收并购完成,新潮传媒有望实现37亿元年化收入,中性假设下可贡献7.4亿元年化净利;并表后新潮传媒备考利润预计约71亿元。2024年分众合计媒体收入为115.49亿元,结合2024年末122万台自营电梯数量及电梯电视占楼宇媒体60%-65%的比例测算,分众单品收入约6000元,而新潮当前单品收入约2700元,合并后新潮品牌溢价有望提升其单点收入。
Q:不考虑新潮并表,分众传媒未来三年盈利及估值情况如何?
A:不考虑新潮并表,预计分众传媒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6.7亿元、63亿元、68.2亿元,复合增速约10%。现价对应估值分别为19倍、17倍、16倍。按可比公司平均估值给予2025年25倍目标估值,对应目标市值约1,417亿元,较现价有近30%空间,因此给予买入评级。
Q:美国白宫发布的《赢得 AI 竞赛,美国 AI 行动计划》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A:赢得 AI 竞赛,美国 AI 行动计划》依据美国总统特朗普1月份签署的消除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领导地位的障碍行政命令制定,围绕三大核心方向展开:一是全方位加速国内AI创新,主要举措为移除阻碍AI发展的联邦法规,并提出以美国工人为中心的应对方案,核心理念是让AI成为工人助手而非替代者以减轻就业冲击;二是大力建设AI基础设施,因AI发展依赖海量能源与算力,需基础设施支撑,计划要求加快并更新数据中心与半导体工厂建设许可流程,鼓励重振本土半导体制造业以确保算力硬件自给自足与技术领先;三是领导国际AI规则与安全,核心思想是通过构建世界对美国AI技术生态的依赖,巩固以美国为主导的全球AI联盟,并采取更严密的技术封锁与出口管制措施限制竞争对手。
Q:AI 行动计划对我国半导体产业链可能带来哪些影响?
A:AI 行动计划在半导体出口管制方面分为AI芯片与半导体设备及子系统两部分。AI芯片出口管制措施包括利用先进AI计算芯片已有及新开发的定位验证功能防止芯片流入受关注国家,以及加强与盟友的情报合作以强化执法。半导体设备及子系统方面,由美国商务部牵头针对半导体制造子系统制定新出口管制措施,当前美国及其盟友已对半导体制造主要系统实施出口管制,但对构成这些系统的组件、子系统管控不足。出口管制核心逻辑是通过技术与法规措施弥补原有漏洞,这将增加我国获取先进AI芯片、半导体设备及相关零部件的难度,同时倒逼我国半导体产业链加速关键环节国产化验证。
Q:如何看待半导体自主可控的投资机会?
A:算力被视为国力的核心,是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新引擎。美国白宫AI行动计划拟加强对AI芯片、半导体设备及相关子系统、模组部件的出口限制,凸显半导体自主可控的紧迫性。我国半导体设备制造、零部件、算力芯片有望借此窗口加速成长,其中先进工艺晶圆代工领域龙头企业包括中芯国际,半导体设备领域为北方华创,设备零部件领域为富创精密、汇成真空,半导体材料领域为安集科技、鼎龙股份,算力芯片领域以寒武纪为主。
Q:为何认为肉牛行业可能迎来价格周期拐点?
A:肉牛价格周期拐点临近可从国内产能去化定局、需求刚性托底及海内外共振加剧三个角度分析。国内供给端方面,2023年初肉牛价格开始走低,4月出现踩踏式下跌,架子牛价格跌幅较大,母牛繁育亏损并集中淘汰;2024年延续亏损,部分地区产能去化幅度达30%,落后产能深度出清,供给缺口逐步显现,周期底部特征明确。国内需求端方面,2015-2024年我国牛肉消费量从675万吨增至1104万吨,年复合增长率5.6%,占肉类消费比重从7.8%提升至10.9%,需求量稳步增长;2024年我国人均牛肉消费量5千克,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与阿根廷、美国等国存在较大差距,城乡消费量差距1.67公斤,消费下沉及结构优化空间显著。全球肉牛周期方面,海外主产国景气周期有望同步:美国因持续干旱导致牛群结构收缩,供需错配支撑牛价近两年维持强势震荡;巴西前期受海外需求收缩影响产能去化,屠宰量高位及产量见顶释放周期反转信号,2025年初牛价从低位快速反弹,供给收缩及外需修复背景下牛价有望稳中增长;澳大利亚自上一轮周期底部完成牛群结构修复,当前已进入新一轮补栏扩群上行周期。
Q:肉牛行业上行周期预计将持续多长时间?
A:肉牛繁育效率较低,能繁母牛从配种到犊牛出栏平均需28个月,每头母牛每年仅产一胎,利用胎次为6-8胎。对比生猪,肉牛生长周期与利用胎次的滞后性导致其供给调节速度远慢于生猪等畜禽品种。基于28个月的超长供给周期,肉牛行业上行周期预计将持续至2027年。
Q:我国肉牛产业当前面临哪些困境?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A:我国肉牛产业困境主要体现在养殖效率和生产效率与国外存在差距,具体表现为三方面:一是规模化程度低,年出栏10头以下的散养户占比超90%,导致行业供给调节滞后;二是养殖成本高,因草场资源匮乏多采用舍饲育肥模式,单头牛养殖成本约14,500元,而巴西90%采用草饲育肥,宰前育肥模式下单头牛成本仅5,500元,且其玉米、豆粕价格低于国内,饲料成本优势显著;三是生产效率低,2023年我国牛肉冻体重仅150公斤/头,单产0.06吨/公顷,远低于加拿大的0.15吨/公顷和美国的0.14吨/公顷。
Q:基于供需格局与周期拐点的投资线索中,可关注的标的有哪些?
A:基于供需改善与周期上行逻辑,虽看好肉牛赛道,但因纯肉牛标的稀缺,建议关注隐形肉牛企业——奶牛养殖企业,其原奶与牛犊肉用双收益弹性当前普遍被低估。建议重点关注乳业上游龙头企业,包括悠然牧业、中国圣牧、现代牧业,三家企业有望通过原奶业务、淘牛收入及公允价值变动三个维度实现较大利润弹性。
Q:投资风险主要来自哪些方面?
A:投资风险主要来自极端天气影响、饲料价格大幅波动和下游需求增长不及预期三个方面。
温馨提示:内容源于第三方以及公开平台,仅供用户参考,恕本平台对内容合法性、真实性、准确性不承担责任。如有异议可与平台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