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纯碱价格走势与反内卷政策影响
纯碱价格近期走势:近期现货价格近一个月持续下跌,今日期货市场情绪带动下部分厂家涨价,但幅度有限。期货从7月初夜盘开始走出底部。整体看,在宏观情绪发酵下,纯碱期货和现货价格有见底迹象,市场有价格反转反弹预期。
反内卷政策影响评估:反内卷政策提出初期对纯碱价格无明显影响,市场质疑其能否影响供应端,行业仍供增需减。当前市场由宏观政策主导,工信部即将出台的工作方案被解读为反内卷去产能范围扩大,但实际影响需理性看待。与2015 - 2016年供给侧改革不同,如今需求下降快于供应端,单靠供给端优化难改供需过剩。从政策传导路径看,暂停新增产能方面,下半年至未来1 - 2年行业新增产能持续,天然碱受限小;行业自律倡议方面,企业因前两年(2021 - 2023年)利润丰厚、当前微亏可控且有社会责任,减产或淘汰产能意愿低,行业自律强制力弱;技改方面,超20年或30年装置多经技改,短期无强制淘汰预期;并购重组虽为二级市场主线,但短期难影响纯碱总产能。综合看,纯碱行业无明确落后产能定义,企业无强制淘汰压力,反内卷政策对供应端影响多在预期层面,短期实际影响有限。
2、纯碱供需格局与库存分析
产能与产量变化:从产能情况看,2025年上半年纯碱行业新增约240万吨产能,截至6月底总产能突破4000万吨,达15年来新高。下半年,阿拉善天然碱二期项目(约280万吨)原预计年底投产,现9月投产可能性增大;应城有70万吨产能,下半年合计约30万吨产能投放。未来,2026年及之后一两年有大型产能规划,如金山200万吨、内蒙古奈曼旗天然碱矿(约700万吨,中字头企业计划开发,落地周期长)。从产量表现看,上半年开工率约85%,较去年同期降近2.42个百分点,主因产能基数提升;实际产量与去年上半年基本持平,维持近年最高或次高位。生产节奏上,今年夏季未延续高温检修逻辑,多数企业检修前置至4 - 5月,近期产量持续高位且有提升。
库存结构与压力:从库存结构看,上半年纯碱企业(生产端)库存无明显累积,5月底微幅累库,6月后增加,当前超190万吨创历史新高。其中,轻碱库存高位平稳,重质纯碱5月底后显著累积,对期货市场不利。社会环节库存维持近年同比最高位,约500万吨波动,涵盖多环节,无明显去库或累库。下游玻璃企业原料纯碱库存天数低,高时25 - 26天,低时20天,较前两年囤货明显减少。近期下游采购以低价为主,未大规模囤货。综合来看,当前纯碱供应压力大,库存压力集中在生产企业端,下游及社会环节库存无明显累积,因市场对未来供需预期不乐观;若无宏观政策提振,企业或降价销售。
3、纯碱需求与出口变量分析
下游需求变化:纯碱下游最大的两个需求板块为光伏玻璃和浮法玻璃。光伏玻璃近期减产明显,6月底预计到2025年底行业在产日熔量可能降至9万吨左右,7月底实际已降至8.9万吨,产能降幅超预期,后续或进一步减产。浮法玻璃产能自2024年3月开始下降,当前日熔量约15.84万吨,处于近年最低水平,上半年在产日熔量维持低位波动。目前反内卷未影响其在产产能,行业协会发出相关倡议,但后续政策落实方向不明。轻碱下游的味精、三聚磷酸钠、碳酸锂等行业上半年产量同比增10%,碳酸锂产能扩张对轻碱需求支撑较好。轻碱库存高位平稳,可能因下游开工不足使单吨损耗过高,提升了纯碱消耗量;且烧碱折百价与纯碱价格1.325倍的价差超1100元,下游有动力用轻碱替代烧碱,这是轻碱需求未明显下滑、库存未显著累积的核心因素之一。
出口对供需的影响:2024年纯碱出口不佳,但8月后转为净出口国。2025年上半年纯碱累计出口量近98万吨,同比增121%。全年出口量乐观预计达200万吨(下半年需月均约17 - 18万吨),悲观预计为180万吨。受国际市场不确定性影响,下半年出口量难突破2022年高点。出口能缓解阶段性过剩,但无法改变整体过剩状态,若无强制性产能清退或关停措施,纯碱供需失衡或进一步深化。
4、尿素市场表现与政策影响分析
价格与政策限制:上半年尿素现货价格呈震荡趋势,无流畅涨跌,与纯碱大面积下跌不同。受保供稳价政策限制,价格过低刺激需求,过高抑制采购,表现为下有支撑、上有天花板的情况。
反内卷政策影响:从供需看,行业处于产能投放周期。2025年上半年新投产能350多万吨,供应提升,日产量从13 - 15万吨提至近20万吨,近期在19万吨以上波动且逐年提升。下半年预计投产约280万吨,若充分落地,9月后日产量有望突破21万吨。11月中旬后北方气头企业限产,日产或回落,但产能增量大,行业供应高位状态不变。 从产能结构看,截至2024年底,行业总产能约7700万吨,加上2025年上半年新增的350多万吨,全年超8000万吨,落后产能约占10%,集中在山西固定床和西南超20年的气头装置(规模几百万吨)。山西尿素是煤炭延伸产业,预计不会大面积清退落后产能;企业技改动力不足,按计划技改影响产量约80万吨,对全行业影响有限。西南气头企业若大规模关停,虽体量不大但会冲击市场,因保供要求,此类情况预计不会发生。 反内卷和去产能政策对尿素行业产能影响有限,与纯碱不同,尿素有保供任务,政策影响其产能的概率低于纯碱。
5、尿素供需与出口扰动分析
产能与需求增长:从供需现状看,尿素产能及产量逐年提升,需求也显著增长。供应压力增大,但需求增长抵消部分压力,未出现明显销售或运输压力。2025年前五个月(6月数据未出),尿素表观消费量同比增幅近9%,与同期产量增幅基本相当,证实需求增长。需求增长因素包括:经济作物认可品牌尿素;高标准农田通过套种等技术提升单位面积施肥量;下游复合肥行业新增产能以高塔复合肥为主,单吨消耗尿素量提升;环保领域(电厂脱硫脱硝、车用尿素)对尿素需求增量明显,若无政策推动,此类需求增量或于2025年或2026年达顶峰。
库存与出口变量:库存方面,尿素企业库存未明显累积,维持在80 - 120万吨区间波动。近期企业库存连续5周下降,转向港口库存(当前港口库存54万吨),为出口做准备。出口政策上,2025年4月底起尿素出口政策逐步放松,但第二批出口配额(约150 - 160万吨)不及市场预期的200万吨。出口窗口期为5 - 9月,5月出口量仅0.2万吨(可忽略),6月出口量6万吨,剩余出口量需集中在7 - 9月完成,若要实现350 - 400万吨出口目标,单月需出口100万吨以上,其兑现受限于港口运作能力(仅4个港口可做港检)及物流运输(如车辆限制)。国际市场上,印度最新招标东海岸报价495美元/吨(最终成交离岸价470美元/吨),采购量不足150万吨(低于预期200万吨),后续印度再次招标的价格及与国内价差或影响市场情绪。政策上,尿素产能处于投产周期,叠加农资保供任务,产能清退可能性低;在保供稳价导向下,若价格过快上涨,出口政策可能反复,限制尿素上方空间。
6、尿素价格预期与不确定性
价格运行中枢预测:下半年尿素价格运行中枢较上半年略有下移。上半年主力合约运行中枢为1700 - 1900元,下半年预计下移20 - 50元,整体呈区间运行,压力较上半年更明显,底部和顶部均低于上半年。在保供稳价政策导向下,价格上限受政策限制。政策关注短时间内价格涨幅(如持续两三天的快速上涨)及库存低位等情况。行业普遍认为,上半年价格天花板为1900元,下半年或下调至1850 - 1880元。以山东地区为例,出厂价上限约为1940元,推算市场价最高不超2000元,但下半年难达该高点。价格涨幅和绝对值无明确规定,但行业内有普遍接受的天花板,接近该位置可能面临政策限制或期货市场空头策略操作。
出口执行不确定性:尿素出口执行存在多重不确定性。当前出口配额为350 - 360万吨,需在5 - 9月窗口期内完成,但面临诸多障碍。港口作业能力不足,国内仅4个港口可港检,且港口库存积压、运输车辆受限,作业能力超负荷。企业出口能力差异影响执行效率,部分获配额但无出口能力的企业需通过龙头企业代理出口,近期流程理顺后集港量有所提升。历史出口数据显示,近十年少有连续数月出口超百万吨的情况,2023年出口总量约425万吨,预计今年总量不超该水平。此外,国际市场制约因素突出,印度等地区新增产能可能影响其对中国高价尿素的接受度。出口配额内的量能否顺利执行,需持续跟踪港口作业能力、国际市场接受度等情况,不宜过度乐观。
Q&A
Q:若尿素出口流程顺畅,未来三个月每月出口量是否会显著增加?当前行业对7月份尿素出口情况有何信息?
A:当前无法确定具体出口量,测算数据基于出口窗口期完成今年约350-360万吨出口配额的假设。最新行业信息显示,港口存在货源堆积及作业能力不足导致的堵塞问题,但具体影响程度无法量化,需后续跟踪。
Q:5-6月出口政策逐步放开,但6月出口量仍较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A:6月出口量较低的主要原因包括三方面:一是产业对后续行情及政策存在不确定性,持观望情绪,叠加港检未放开时企业不敢集港,导致港口货源不足,港检放开后实际效果有限;二是企业等待第二轮配额超预期或乐观情况,延迟集港;三是配额分配基于去年存储任务量,但部分获配企业无出口能力,需通过代理申报出口,存在时间与成本摩擦。第二批配额聚焦核心企业后,流程理顺,近期集港量显著提升,原5-9月出口窗口期已被压缩。
Q:是否存在海内外价差较小导致市场主体不积极开展出口业务的情况?
A:国内外价差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即使前期未显著扩大时仍有大几百元的价差,且在国内价格低位时,数百元的价差已足以驱动市场主体积极出口,因此价差并非影响出口积极性的核心因素。当前出口实行配额制,以国内价格不出现大幅上涨为前提,出口价格与国际接轨形成国内外双轨运行模式,导致出口价格高度与国内市场价格关联度降低,对尿素现货及期货价格的影响力度弱于市场预期。
Q:当前预期后续尿素出口量较大,基础配套方面可能存在哪些障碍?
A:基础配套障碍主要体现在港口作业能力不足,目前国内仅4个港口可开展港检,且港口库存已满,运输车辆受限。今年尿素出口总量预计不超过2023年的425万吨,当前配额约350-360万吨,后续增加几十万吨的可能性较小,因现有基础设施已超负荷运转,配额内实际出口量能否完成需持续跟踪。此外,国际市场如印度等地近年新增产能,其对中国尿素高价的接受度存疑,出口能否顺利推进还需考虑国际市场价格接受情况。
Q:保供稳价背景下,尿素价格上限水平如何?是否存在突发政策施压风险?如何判断?
A:政策施压风险主要通过两方面判断:一是短期价格涨幅,若连续2-3天快速上涨易引发政策关注;二是价格绝对值,上半年市场运行显示1900元/吨为价格天花板,超此水平将面临政策限制。从价格区间看,以山东地区为例,出厂价波动区间约140元/吨,向上波动100元可被接受;部分贸易商认为国内尿素出厂价波动范围在1600-2100元/吨,山东出厂价上限约1940元/吨,推算市场最高价不超过2000元/吨。下半年价格中枢将下移,预计天花板降至1850-1880元/吨,此区间内仍可能面临政策限制或期货市场卖出套保、空头策略等约束。
温馨提示:内容源于第三方以及公开平台,仅供用户参考,恕本平台对内容合法性、真实性、准确性不承担责任。如有异议可与平台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