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3阅兵对军工行业的影响与复盘
十八大以来阅兵回顾:十八大以来我国举行过多次重要阅兵活动,包括2015年反法西斯70周年阅兵、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以及本次由国新办6月24日发布的将在天安门举行的盛大阅兵(为十八大以来第五次重要阅兵)。从活动重视程度看,本次阅兵可类比2019年国庆70周年阅兵,在政治高度、新装备亮相、国内外关注度等方面具有相似性。2019年国庆阅兵装备方阵分为七类,40%的装备为首次亮相的国产现役主战装备。本次阅兵由徒步、装备方队和空中梯队组成,参阅装备均为国产现役主战装备。首次亮相装备含改进改型和新型号,宽口径统计绝大部分为首次亮相,窄口径统计首次新装备亮相比例或超2019年。此外,部分之前亮相过的装备经改进改型已可视为全新装备。
阅兵行情股价表现分析:复盘2019年国庆阅兵前股价,8月中下旬(临近10月1日阅兵)提前1 - 2个月演绎,呈宽周期波动,特定时段较沪深300有明显超额收益。针对本次阅兵(9月举行),团队短期观点认为,六七月份军工行业易涨难跌,八九月份(尤其临近9月)行情更优。7 - 8月为定期报告发布期,2020年6月以来,定期报告发布时股价常面临基本面调整压力。基本面看,八九月份元器件环节月度订单环比向上,将增强市场对军工行业长周期景气扩张及比较优势的信心,形成基本面与主题情绪双驱动投资机会。同时,军工行业股价具有高波动性,2019年国庆阅兵行情亦如此。
2、2025年中期投资策略‘强军胜战’
军工股价驱动因素:军工行业股价上涨核心驱动是订单、合同、业绩及其预期。股价波动与订单早期预期、合同订立、上市公司报表收入及业绩确认高度相关。过去三年,临近定期报告时军工行业常面临下行压力,具体影响需结合股价位置判断:若股价在低点,报告发布或成利空出尽、反弹启动机会;若股价在高点,报告发布则带来压力。此外,在预订单及合同等事件催化的预期演绎阶段,股价表现较有弹性。
十四五行情与结构分化:十四五期间,军工行情是结构性、扩张型产业机会,投资需重结构、个股与反转。板块主线分为传统空军产业链与新域新质力量,后者包括无人化、智能化等方向。同时,军工行业技术外溢催生多领域民用机会,商业航天、民用大飞机等受益标的均源自军工板块。受此前国防装备建设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问题影响,不同军兵种、装备类别等交易特征分化显著,底层景气复苏逻辑与周期不同频,强化了投资聚焦结构的特点。
下半年投资方向与标的:下半年军工投资聚焦内装与军贸双主线。军贸方面,受印巴、以冲突催化,军贸牵引的股价表现亮眼,主线品种(如中航沈飞、中航成飞等)向二线品种(如内蒙一机)扩散,相关标的多为军工指数权重股。内装方面,弹药消耗是短中长期最大公约数的景气占优方向,代表性标的股价处于底部。展望未来,国内外事件催化不断,半年报利空出尽后,若八九月份内装装备公司景气环比上行,或出现高切低行情,预计7 - 8月指数易涨难跌。若军贸实现高端化破局,有协议或合同落地,股价表现将非常乐观。军转民方向上,发动机赛道自主可控进步显著,以航发动力为代表的标的处于低预期、低估值等位置;该赛道为高值消耗品,军转民市场规模为军用5倍,若下半年长江1000、长江2000或国内大飞机产业取得新突破,长期价值值得关注。推荐方面,7月金股为航天电器(预计6 - 7月15日发布业绩预告),中航光电、中航高科、图南股份等优质细分赛道白马股亦具备长期战略配置价值。
3、军工行业长期景气扩张方向
补欠账逻辑与重点装备:展望未来3-5年,军工行业景气扩张核心围绕“不欠账”。3月动员令要求在十四五收官前一年补三年欠账,针对型号批产且合同已订立的装备,需在2025年底完成。军工有预研、研制、批产的管线研制特点。为提升战斗力,补欠账方向包括无人化、智能化网络信息体系、水下攻防、高超音速、陆军低成本弹药及火炸药与弹药安全生产。因处于不同研制周期,股价驱动为订单或合同预期。下半年,军兵总与工业部门订立装备购置合同,或工业部门完成重点型号科研研制节点,是此类方向的事件催化,处于股价低位的标的或有表现机会。
超配含氮量细分领域:“超配含氮量”是2025年年度投资策略提出,该策略于2024年底发布。含氮量可拆分为四个方向:火箭军高超音速导弹、陆军远程火箭弹、低成本精确制导弹药发展、火炸药及弹药安全生产的资本开支。这四个方向是“超配含氮量”重点推荐领域,如火箭军高超音速导弹。
4、深海科技与水下攻防体系建设
水下无人装备发展趋势:水下无人潜航器(UUV)是水下攻防体系建设的主要运行载体,核心任务为情报监视侦查(ISR)、反水雷作战及反潜作战。未来海战告别巨炮重舰时代,首战或不用有人平台,水面舰艇、水下有人潜艇等或被无人装备替代。无人装备因隐蔽性、高费效比、战场预制能力及支持分布式预制作战的优势,成为首战选择。美军早于我国成编制研制、批产、列装UUV,该装备是其水下作战重要制胜平台。参考美军UUV三大任务典型配置和应用场景测算,实现作战目标至少需530亿美金投入,对我国装备建设有指导意义。我国水下装备建设在‘十四五’需加力,‘十五五’是新域作战力量建设重点领域,因远洋海军走向深蓝,水下装备需求旺盛。
关键材料与技术(钛合金、声纳):钛合金是深海装备核心结构材料,有无磁性、耐高压、耐腐蚀三大优势。无磁性可提升隐蔽性,避免被磁场探测;耐高压耐腐蚀使其在海洋环境适应性强,不易被海洋生物附着;与不锈钢相比,刚性好且更轻,可增加载荷、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声纳是水下唯一信息载体,是水下有人或无人平台核心载荷,需在平台四周布局,价值量占比高。钛合金领域代表性企业有西部材料、宝钛股份、西部超导等;声纳领域涉及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中船体系、中科院水生所体系等,国内受益标的有中国海防、中科海讯等。
5、商业航天投资机会分析
建设进展与应用场景:国内商业航天领域申报的卫星星座数量多,但发射进度不及预期。国际公约要求申报的星座需按时发射,否则取消资格,临近2025年底,这一要求倒逼未来建设加速。低轨资源不可再生,是各国抢夺的资源,建设完成后,商业航天在空间防御、通信等领域的需求将显著释放。空间防御领域,对抗、反对抗、卫星发展等需求旺盛;通信领域,网络信息体系重构、天地融合通信等将带来更多应用场景。投资更看好商业航天的后市场机会。前端需解决两大问题:一是卫星的低成本、规模化生产,二是火箭的低成本、可回收应用。这将完善应用场景的基础设施,而卫星产业的核心需求源于应用场景,低轨巨型星座组网成功对全军网络信息体系建设的重构是关键动向,预计将涌现更多投资机会。
温馨提示:内容源于第三方以及公开平台,仅供用户参考,恕本平台对内容合法性、真实性、准确性不承担责任。如有异议可与平台联系处理。